《身心障碍者转衔计画之现况及探讨》.docVIP

《身心障碍者转衔计画之现况及探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灣身心障礙者轉銜計畫之現況及探討 壹、前言 U. 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於1995年的報告中指出:自從1975年The Education of the Handicapped Act, Pubic Law 94-142法案實施之後的成效顯示身心障礙者隨著立法之革新與社會福利之落實,已更能在社會中獨立工作與生活。包括: 身心障礙學生完成高中學業的比率從1984年的55%提升到64%;大學畢業者從29%提升到44%。 身心障礙學生受雇率提高,高中畢業者比未完成高中學業之身心障礙者受雇機會要高。 身心障礙學生安至於教養機構之比率大幅降低,1995年僅有約1%寄居於教養機構。 身心障礙學生融入正常教育體系的名額增高,有34.8%的身心障礙學生於一天中有80%於普通教育環境中接受教育,有43.8%的身心障礙學生在普通學校的資源班接受教育。 貳、身心障礙者目前就業現況 一、身心障礙人數 二、就業率 表:國內有關身心障礙者就業現況研究結果 三、工作性質方面 半技術、非技術性佐理人員,服務工作、製造業、體力及事務工作為主。 行業:依次為:工礦業、商業、社會服務與個人服務業、運輸通信金融保險及工商服務業、公共行政業、農林漁牧業。 四、身心障礙者就業困難的問題 多數的身心障礙沒有就業 身心障礙者的教育與職業訓練對象未能全面顧及各障礙類別 雇主及就業訓練單位對於身心障礙者之就業能力的刻板印象與限制 身心障礙者本身的問題:個人的工作意願、工作技能、身心功能、交通問題、社交技巧等。 職業訓練機構的問題:師資的延攬、經費與訓練設備的問題、訓練期間的長短問題、學員的住宿問題、訓練後的就業輔導問題等。 雇用單位的問題:雇主沒有意願雇用、無意願改善障礙環境、對身心障礙者的態度、雇用單位所願付出的薪資等。 身心障礙者轉銜所需整體規劃缺乏:服務機構間的統籌協調、跨機構間的合作、職業輔導評量的落實等。 參、我國在轉銜教育與服務的問題 一、專業輔導與轉銜方案的個別化及生涯規劃的完整設計 個別化的專業輔導內容除了為身心障礙者發展:個別化的家庭服務計畫(IFSP)、個別化的教育計畫(IEP)、個別化的轉銜計畫(ITP)、個別化的書面復健計畫(IWRP)之連續性不同階段的轉銜計畫外,尚包括身心障礙者個別的能力、殘障狀況、生活方式、興趣、性別、友誼、家庭、社會生活等因素的個人考量。我國僅對IEP較熟悉且有較完備的發展與經驗外,對於IFSP,ITP,IWRP等都較為陌生。 二、生涯轉銜評量的落實 轉銜評量應包括: 諮商晤談 身心狀況 心理評量 教育評量 社會評量 工作能力評量 其他相關復健需求之評量等 三、跨機關與多重機構間的協調統整 我國身心障礙者的就業與訓練多仰賴民間私人單位、財團法人、或慈善機構的參與與提供,政府單位的整體規劃與統籌協之功能仍嫌不夠。 四、身心障礙者自我決策的重視與輔導 增加身心障礙者對於自我未來的決策能力。 五、社區認同和接受度 目前國內對於社區共同體的建立與管理上無具體的概念與呼籲。許多身心障礙者仍被排拒於社區外或集中於少數的身心障礙福利機構或社會鄉村的角落內。 六、休閒娛樂教育的普及與推廣 國內對於身心障礙者合宜的休閒娛樂已經較以往普遍,然而改良形的休閒運動輔具之開發與運用及安全的運動休閒場所不普遍,且無障礙生活空間仍然做的不好,使得無法使用公共場所或公共設施。 七、訓練教材的發展與應用、輔助科技之運用、生活性與功能性技能課程之重視、有效教學策略(個別化的教學法、行為改變技術、工作分析法、電腦輔助教學等)之運用 八、師資養成與經費的補助 九、生涯發展主要階段從就醫、就養、就學及就業等方面之問題 出生至三歲嬰幼兒早期療育階段 通報系統的完整性 早期療育需求人口的估計 早期療育機構的充足性 相關專業醫療人員的充足性與合適性 四歲至六歲前特殊教育階段 身心障礙幼童人口的估計 學前教育機構的充足性 師資及專業人員的充足性與合適性 六歲至二十一歲特殊教育階段 就學安置與就學機會之問題 師資養成與教學品質問題 轉銜服務與生涯發展的重視程度 十六歲或二十二歲離校至進入社會成人階段 身心障礙者之職業輔導評量與就業輔導體系之完整性 專業人員的充足性與合適性 職業訓練與就業安置方式的合適性與多樣性 身心障礙者成人與繼續教育規劃的重視程度 終身教育分為普通教育、生涯職業教育、成人推廣教育三種,國內尚在起步中,在規劃一般社會大眾之終身教育同時,也應該考慮身心障礙者的需求。目前以職業教育為主導。 重度(極重度)身心障礙者養護照顧的完整性與人性化 安養信託制度的建立與經濟補助的多樣化 持續性家庭服務與諮詢輔導的充足性 相關負責行政單位協調統整能力的充足性 肆、社會資源 內政部社會司 台北市就業輔導

文档评论(0)

hhh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没有什么可以说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