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8章 力.doc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8章 力.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沪科版下册单元测试题 第8章 力

第8章 力 一、 选择题 1. 如图13-6所示,一木块位于粗糙斜面上,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F与斜面平行。如果将力F撤去,不可能 出现的情况是(  ) 图13-6 A.木块下滑 B.木块仍静止不动 C.木块受的摩擦力方向改变 D.木块受的摩擦力变为零 2. 在奥运会比赛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3 m跳板跳水运动员起跳时用力蹬跳板是要利用跳板的弹性势能 B.赛艇比赛运动员用的船桨属于省力杠杆 C.游泳比赛运动员向后划水是应用力的相互作用 D.在4×100 m接力赛中,为保证交接棒顺利进行,交接棒时两运动员尽可能做到相对静止 3. 铅垂线可以检查墙体是否竖直.它利用的是下列哪个力的性质(  ) A.重力 B.弹力 C.压力 D.摩擦力 4.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做出了杰出贡献。创立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并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科学家是 A.焦耳 B.牛顿 C.阿基米德 D.托里拆利 5. 甲、乙两同学各用15 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 A.0 N      B.7.5 N      C.15 N      D.30 N 6. 一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端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则物体对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为(  ) ? A.2.8 N B.2.4 N C.3.2 N D.3.1 N 7. 在足球比赛中,一前锋队员面对对方的守门员,用脚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使足球在空中飞行时运动状态发生变化的施力物体是(  )   A. 前锋队员 B. 地球 C. 守门员 D. 足球 8. 小球沿斜面加速下滑,关于重力的示意图如图 8-2-2 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图 8-2-2 9. 下列物体中重力最接近1 N的是( ) A.一袋方便面 B.一张学生桌 ?? C.一枚大头针 ?? D.一辆小汽车 10. 踢到空中的足球,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 A.受到脚的作用力和重力 B.受到重力的作用 C.只受到脚的作有力 D.没有受到任何力的作用 11. 下列关于g=9.8N/kg的叙述正确的是(  ) A.g表示重力是1N的物体,它的质量是9.8kg B.它表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是9.8N C.g常数表示9.8N=1kg D.g是常数,任何地方都不变 12. 如图所示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13. 磁悬浮列车在行进时会“浮”在轨道上方,从而可高速行驶。可高速行驶的原因是列车悬浮后( ) A.减小了列车的惯性 B.减小了地球对列车的引力 C.减小了列车和轨道间的摩擦力 ? D.减小了列车所受的空气阻力 14. 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甲图试管内水沸腾后.撤掉酒精灯,向外拉动注射器活塞,水又沸腾了,说明水的沸点与气压有关 B.乙图中吸盘能将物体挂在墙上不掉下来,是因为重力与大气压力彼此平衡 C.丙图所示的托里拆利实验中,若有空气进入玻璃管内,则测出的大气压强值比实际值偏小 D.丁图提供的信息说明大气压强是天气预报的重要气象要素之一 15. ?下列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16. 某物体的质量是3kg,求重力,以下计算正确的是(  ) A.3kg=29.4N B.3kg=3kg×9.8N/kg=29.4N C.G=mg=3×9.8N=29.4N D.G=mg=3kg×9.8N/kg=29.4N 二、实验题 17. 某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G(N) 比值G/m(N/kg)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 如图 8-2-3 所示是某同学探究物体受到的重力与质量关系的实验图示,每个钩码的质量是 50 g 。 图 8-2-3 (1)完成下表: 钩码数(只) 钩码质量(k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