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 高考讲座1 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
高考讲座(一) 政治文明历程高考第Ⅱ卷非选择题突破(对应学生用书第96页)环 节 一 “高 考 第 40 题” 规 范 答 题 讲 评
大家都知道高考评阅非选择题是网上阅卷。为了有效应对高考网上阅卷解答非选择题要注意“一个前提两个原则”。“一个前提”:答案要准确规范书写要工整要答在规定的答题框内。每年高考中都会有一些试卷因卷面字迹潦草序号乱置模糊不清答题空间安排不合理使阅卷老师找不到要1)答案“点要多、面要全、话要短”。回答非选择题要注意答案要多角度要点多而全回答直接尽量使用历史专用词句太简洁易漏知识点影响得高分可适当采取“多多益善”的办法但要注意“多”是答案的点多是追求“广度”而“深度”要适可而止解释“话要短”不要重复、啰唆。(2)尽量把答案得分的“关键词”写前面。要紧扣设问把要求回答的要点以最简洁的语句按①、②、③分别写来每个小要点后用冒号进行解释让阅卷老师一眼就能看出你回答的要点。这样容易得高分最起码能少失分。[高考示例](2016·全国卷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表 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
时间 1500—年 1850—1945年 1945—2000年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欧洲、亚洲 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主要移入地 美洲 美洲 西欧、北美洲、大洋洲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黑奴约为万为白人移民的4-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800万年亚洲移出万 1960年迁移人口为325万年为947.5万年年增长率为2.59%——据邬沧萍《世界人口》等编制材料二 中国的海外移民历史悠久大致从1567—1840年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期移民数量有所增加年中国海外移民数达32万人。近代中国海外移民的总数为万人左右其中90%移往东南亚移民与祖国保持着密切联系年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有25510家投资总额约63271万70年代以后出现了一个新的移民潮。到2008年移民人数达1000万以上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摘编自曹树基《中国移民史》(第六卷)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6世纪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及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说明华侨华人在中国近代史上的贡献。(17分)[作答实录] 考生甲
得分 18
考生乙
得分 10
[名师点评]考生甲2)问中的原因未能根据特点逐条分析材料二中的隐性信息是鸦片战后中国移民东南亚并同祖国保持密切联系;改革开放后主要移民发达国家。这些都与当时的国际形势、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有关。“贡献”政治方面作答较好;经济上注意到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华侨投资国内企业”反映了华侨对促进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做出了贡献。考生乙 值得肯定的地方:从作答现状看该生历史学科基础较差但在答题技巧上能依据所学知1)问要求“概括”应当注意条理清楚按表格内容及变化概括出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第(2)问中的原因未能结合第一小问的特点去分析显然一句话肯定不能把原因答出来。贡献出现了漏答抗日战争时期华侨为抗战胜利所做出的贡献。[作答寄语](1)避免粗心平时解答非选择题应严格按照“一个前提”“两个原则”训练。(2)强化对主干知识与重要概念的准确理解识记。(3)科学审题是方法规范解答得分是目的而准确掌握基础知识是一切的前提应下苦功。[规范答案](1)趋势: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自愿移民从主要由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迁移逐渐转变为主要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被强迫进行的移民基本停止。8分)(2)特点:中国大规模海外移民出现于鸦片战争之后晚于世界国际移民;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内基本停止;70年代以后形成新的移民潮。(6分)主要原因:卷入世界市场较晚;冷战期间西方的封锁;中国的改革开放。(4分)贡献:引入技术和资金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支持了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支援和投身于全民族的抗战。(7分),阅卷教师希望看到的是能够减轻阅读量的卷面:卷面清洁这是最基本的要求;书写工整字迹清晰;在规定的答题区域答题否则做无用功;表述是要根语言要简洁答中要害;语言表述要规范尽量用专业术语。如果卷面做到了以上6点在“可给分可不给分的情况从宽给分”的高考评分原则下将无形中增加了多得分的砝码。[运用演练]1.(2011·全国卷)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按“官有能而禄有功”的原则废除血缘世袭的贵族制建立起官僚行政制度。秦至汉初秉承法家理念功与能为官吏升迁任免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儒生出身的官吏地位上升官吏个人品行对于引导、教化百姓的功用日益受到重视。东汉时士大夫追逐基于德行的“名”官吏矫情虚伪而无实际才能成为普遍现象。曹操执政强调“唯才是举”功、能者优先不官无功之臣不赏不战之士”。西魏北周选任官吏突出思想品行的重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开屏的孔雀》少儿美术PPT绘画课件创意教程教案.pptx VIP
- 四张纸-如何做好优莎纳事业.doc VIP
- sucgodwork天工软件2017 godwork_说明eos操作手册20170821.pdf VIP
- Unit 3 Developing ideas Just A Brother课件--高中英语外研版必修第一册.pptx VIP
- 管道介质色标.doc VIP
- 《室内天麻种植技术》(室内怎样种植天麻).pdf VIP
- 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计划.docx VIP
- 2025年骨干教师笔试试题及答.docx VIP
- 安全防范系统安装维护员试卷及答案.doc VIP
- 慢性盆腔炎治疗进展及护理.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