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版 模块二 第8单元 第17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经济发展
和社会生活的变迁[时空坐标__单元概览]______
时期 1840年至世纪初20世纪初至1949年 过渡时期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文化大革命” 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整体感知 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兴起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初步发展;水运、铁路、公路、民航相继出现;清朝晚期近代报刊业诞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国共十年对峙时期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全民族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民族工业遭受摧残;社会习俗有较大变化交通事业有了一定发展 1953年我国开始实施“一五”计划进行三大改造(1956年底基本完成)中国的社会生活受苏联影响 有成功的探索如1956年中共八大和1960年的“八字”方针;也有失误如“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生活节俭受计划经济影响较大 1966~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使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社会生活受“文化大革命”影响较大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社会生活及习俗发生巨大变化主旨归纳 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民族资本主义在曲折中发展。中第17讲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考点1 欧风美雨下的求富求强——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对应学生用书第137页)[识记—基础知识梳理]
一、自然经济的解体1.原因(1)鸦片战争后洋纱大量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2)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2.表现(1)洋纱、洋布涌入纺”与“织”分离、“织”与“耕”分离。(2)农副土特产品日趋商品化减少了在农业经济中自给自足的成分。3.影响(1)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自然经济的解体
二、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窘境。2.主要活动(19世纪60~90年代)类别 旗 表现军事工业 “自强”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天津机器制造局(崇厚)民用工业 “求富” 上海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李鸿章)、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张之洞)筹划海防 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培养人才 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3.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清政府战败宣告洋务运动破产。4.影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起到了一定的瓦解作用。[易误辨析]“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不是指其产生和发展于近代历史时期而是指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是相对于手工劳动的手工工场或作坊而言的包括外资企业、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三、1.产生(1)条件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提供了客观条件。(2)产生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分布: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企业:上海的发昌机器厂、广东南海的继昌隆缫丝厂、天津的贻来牟机器磨坊等。(3)影响:中2.初步发展(1)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2)表现民族资本的总额增加了一倍多。商办企业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3)影响: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概念阐释]实业救国
实业救国是以发展实业作为救国救民主要手段的一种经济思想。在19世纪后期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始终作为一种社会思潮而存在在中国近代众多的社会改革方案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以张謇为代表盛行于20世纪初。该思想表达了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的美好愿望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理解—史料研习归纳]
史料一 鸦片战争后大批丝、茶从上海、广州和福州等通商口岸运出~1846年茶的出口增长了一倍丝的出口增长近5倍。1846~1856年茶的出口再增长55%丝的出口又增3倍多除传统的丝茶贸易之外为适应外资的需求驼毛、羊皮、羊毛、牛皮、猪鬃、锡、豆类、原棉等新品种史料二 西洋棉货的大量进口与沿海大城市新式纺织厂的兴起使得乡村各种副业生产的相对利益发生巨大变化。机纱之供应诱导出一些新的手工业例如针织品及编花边。不过最主要的影响是使农户把用于手工纺纱的劳动力移至手工织布……随着手工纺纱衰落同时发生的是手工织布的勃兴。赵冈、陈钟毅《中国棉纺织史》[史料解读](1)史料一反映了列强经济侵2)史料二反映了西方近代工业化对近代中国产生的影响。解读史料时注意第一句话的引领作用。关键信息说明新的手工业行业增多;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史料运用](1)根据史料一归纳该时期中国出口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8版 模块三 第11单元 第25讲 宋明理学及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doc
- 2018版 模块三 第12单元 单元高考整合.doc
- 2018版 模块三 第11单元 第26讲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doc
- 2018版 模块三 第13单元 单元高考整合.doc
- 2018版 模块三 第12单元 第28讲 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doc
- 2018版 模块三 第13单元 第29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doc
- 2018版 模块三 第12单元 第27讲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与文艺复兴.doc
- 2018版 模块三 第13单元 第30讲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doc
- 2018版 模块三 第14单元 单元高考整合.doc
- 2018版 模块三 第14单元 第33讲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doc
- 2018版 模块二 第8单元 第20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 2018版 模块二 第8单元 第18讲 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doc
- 2018版 模块二 第9单元 单元高考整合.doc
- 2018版 热点探究训练4 立体几何中的高考热点问题.doc
- 2018版 模块二 第9单元 第21讲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
- 2018版 模块二 第9单元 第22讲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doc
- 2018版 第10章 第1节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doc
- 2018版 第10章 章末专题复习.doc
- 2018版 第10章 第1节 化学实验仪器和基本操作.doc
- 2018版 第10章 第1节 电磁感应现象 楞次定律.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