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图集与11G101系列图集比较.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系列图集与11G101系列图集比较

53、主次梁附加钢筋间距,老图集规定间距8d且小于等于正常间距,加密时应小于等于100,新图集无规定,仅说明配筋值由设计标注。(详见11G101-1第87页) 54、折梁钢筋构造,老图集无,新图集有。 55、纯悬挑梁底筋锚固,老图集为12d,新图集为15d。 56、悬挑梁第二排钢筋构造,老图集为0.75l,新图集为0.75l加弯折。 57、悬挑梁节点详图,老图集有三个节点,新图集有七个节点,增加了屋面层悬挑梁构造。 (以上三条详见11G101-1第89页) 58、剪力墙在框支梁中的锚固,老图集按伸至框支梁底弯折计算,新图集墙身按锚固laE计算,边缘构件按锚固1.2laE计算。(详见11G101-1第90页) 59、框支梁侧面钢筋直锚不足时弯锚,老图集要求大于等于0.4laE加15d,新图集与此相同,并增加总锚固长度大于laE的要求。 60、井字梁,老图集对于弯锚平直段的规定是不小于0.4la,新图集区分“设计按铰接时”及“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时”并具体由设计指定,另增加部分构造说明。 61、板上部非贯通筋在板内弯折长度a,老图集规定a=h-15,新图集无规定。 03G101系列图集与 11G101系列图集比较 2012年3月 前 言 2010年,国家颁布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结构制图标准》等规范,为了对应上述规范,2011年7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建质【2011】110号文件,颁布了14项新的标准图集,同时废止了15项标准图集。 本次颁布的图集中与我们日常工作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平法系列图集(即11G101平面整体表示方法系列图集)。通过与03G101系列图集对比,同时收集了部分资料,整理出了11G101与03G101系列图集的区别和大家分享,也欢迎大家对涉及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11G101图集(以下简称新图集)与03G101图集(以下简称老图集)的区别 1、老图集以2002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01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2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编制依据,新图集以2010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10版《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编制依据。 2、老图集一共有六本,新图集整合为三本,其中: 11G101-1替代03G101-1、04G101-4; 11G101-2替代03G101-2; 11G101-3替代04G101-3、08G101-5、06G101-6)。 3、老图集墙柱共有10种,新图集墙柱类别划分为4类(仍为10种)。 (附图:上部为老图集,下部为新图集) 4、老图集剪力墙拉筋只标注一种间距,新图集需要标注两种间距,并增加双向拉筋与梅花双向拉筋示意图。 5、梁钢筋在支座内的锚固按铰接设计及按充分利用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老图集是设计应按《规范》规定另行变更,新图集是设计者应注明。 6、老图集板类别有4种,新图集为3种,取消了延伸悬挑板YXB。(老图集:楼面板、屋面板、延伸悬挑板、纯悬挑板) 7、老图集无梁板中没有暗梁AL构件,新图集无梁板中增加了AL构件。(详见11G101-1第97页) 8、老图集未区分板端支座按铰接设计或按充分利用钢筋抗拉强度设计,新图集有区分并规定设计应注明。(同梁) 9、老图集板相关构造类型共有13种,新图集共有11种,取消了板挑檐TY和悬挑阴角附加筋Cis 。 10、老图集锚固长度分为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la和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laE,新图集锚固长度以基本锚固长度lab为基础,通过修正系数计算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和抗震锚固长度laE。 11、老图集环境类别三只有一种,新图集环境类别三分为三a和三b两种。 12、老图集保护层为受力钢筋的保护层,新图集保护层为最外侧钢筋的保护层,且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图集中的保护层数值应加5。 13、老图集保护层受混凝土强度影响,新图集不受混凝土强度影响。 14、老图集机械锚固有3种形式,新图集增加至6种。 15、老图集没有并筋构造,新图集增加并筋构造。 16、老图集拉筋应同时钩住纵筋及箍筋,新图集给出三种做法由设计指定。 17、老图集基础顶面与嵌固部位详图一起表达未有划分,新图集分别表示且当基础顶面与嵌固部位不在同一位置时,基础顶面以上柱纵筋非连接区由大于等于Hn/3修改为大于等于Hn/6且大于等于hc且大于等于500,并规定设计应注明嵌固部位所在位置。(详见11G101-1第57、58页) 18、边角柱顶层构造,老图集将梁柱分别表示,新图集采用组合形式。 (详见11G101-1第59页) 1

文档评论(0)

linyin19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