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3月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3月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全国区级联考】北京市朝阳区2018届高三3月一模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朝阳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语文学科测试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的概念自19世纪末提出之后,就成为东西方交通的代名词。许多研究者认为,陆上中西交通可能很早就存在,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之前,欧亚大陆东西方之间在农作物和家畜方面就已经有了交流。东方的粟通过今天的新疆等地传入西方,而驯马、小麦等从西方传入中国,重要的传播路线就是后来所称的丝绸之路。公元前2世纪,汉武帝出于消弭匈奴军事威胁、谋求和平发展的目的,派张骞出使西域,从此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丝绸之路。这条丝绸之路是沟通长安和罗马,横贯亚、非、欧的贸易通道和文化走廊。 自开通西域后,汉朝在这里设立了西域都护府、西域长史府等行政管理机构,护卫中华帝国与域外的交往。唐代有以安西大都护为核心的“安西四镇”等军政建置,还在龟兹、焉耆、于阗、疏勒四城修筑城堡。这些措施对于保护中西陆路交通、保障经济利益、巩固西北边防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丝绸之路上长期的商贸往来、频繁的出使求法,极大地丰富了中原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使人们接触到异国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以及语言、服饰、艺术等,“胡帽”“胡乐”“胡旋舞”等曾在长安盛极一时。中外文化的交流也造就了中原人们宽广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 丝绸之路还促进了沿途各国的人口增长,以及商业、医药、手工业及畜牧业的繁荣发展。中华古老的文明、繁盛的都市、广阔的疆域,吸引了众多周边国家前来朝觐、学习。当时的长安已成为照亮西方的国际性大都市。中华文明得到广远的传播,故而有学者称这条丝绸之路为文化“大动脉”。 丝绸之路的发展以唐代中期的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在此之后,西北陆路长期受阻。明朝永乐之后,中国在西北方向采取守势,退入嘉峪关自保,丝绸之路至此彻底衰落。当然,这期间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阻断了东西方的交通,使丝绸之路不再像以前那样畅通了。 (取材于肖小勇、傅梦孜、高建新的相关文章) 1.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中西方交流早于张骞开通西域时期 B. 汉唐政府重视丝绸之路有军事目的 C. 包容的心态造就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D. 丝绸之路使中华文明得到广远传播 2. 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丝绸之路兴衰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它的兴盛与国家政治密切相关 B. 安史之乱是其衰落的根本原因 C. 明朝西域政策与汉唐不尽相同 D. 它的衰落与奥斯曼的崛起有关 3. 根据材料一,下列诗句不能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项是 A. 西方有六国,国国愿来宾。 B.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 C. 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 D. 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1.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C项,“包容的心态造就了中外文化的交流”错误,选项颠倒了二者的关系,文章第三段的表述是“中外文化的交流也造就了中原人们宽广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包容的心态”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关系颠倒了。 2.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材料一,下列对丝绸之路兴衰的原因理解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设题的误区如下:因果关系不当、于文无据、以偏概全、说法过于绝对化、变未然为已然。B项,“安史之乱是其衰落的根本原因”错误,选项曲解文本意思,文章最后一段的表述是“丝绸之路的发展以唐代中期的安史之乱为分水岭,在此之后,西北陆路长期受阻。明朝永乐之后,中国在西北方向采取守势,退入嘉峪关自保,丝绸之路至此彻底衰落。当然,这期间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阻断了东西方的交通,使丝绸之路不再像以前那样畅通了”,“安史之乱”是分水岭,但并不能说就是丝绸之路衰落的根本原因。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材料一,下列诗句不能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项”。解答本题,首先要到材料一中圈出有关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内容,然后分析诗句的内容。文章第三段说“极大地丰富了中原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使人们接触到异国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以及语言、服饰、艺术等,‘胡帽’‘胡乐’‘胡旋舞’等曾在长安盛极一时”,这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D项,“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这是唐玄宗命人送杨贵妃荔枝的故事,不属于东西方文化交流。A项,“西方有六国,国国愿来宾”,这是储光羲《送人随大夫和蕃》中的诗句,“西方”“六国”“来宾”等内容体现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B项,“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出自王建的《凉州行》,“蕃人”“不耕犁”“种禾黍”等内容体现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情况;C项,“花门将军善胡歌,叶河蕃王能汉语”,源自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善胡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