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王昌银、高伟琴书鸳鸯档
王昌银、高伟:琴书鸳鸯档
著名演唱家
人物简介
王昌银,男,艺名王四,号为“一边扫”,著名徐州琴书演唱家。1962年12月4日出生于新沂市合沟镇后朱村。初中文化。从小喜爱琴书,初中毕业后,拜睢宁琴书艺人魏哲京为师。精通二胡、坠子等乐器。唱腔纯正,悦耳耐听,拖腔送韵,节拍技巧等都掌握得十分准确、到位。
高伟,女,著名徐州琴书演唱家。1966年正月19出生于新沂市合沟镇后朱村。初中文化,仪态俊美而端庄,表情丰富而感人。她入戏快,演唱技巧娴熟,拖腔送韵,节拍技巧,手眼身法步等都能恰到好处。其家庭为梨园世家,几代人唱戏。父亲高久停,泗州戏的创始人,著名演唱家,曾任安徽省蚌埠剧团团长。
1984年8月,高伟与王昌银结婚后,组成琴书鸳鸯档。同年她和丈夫一起到徐州曲艺团跟孙成才、朱邦霞等老师学习深造徐州琴书,次年12月份,结业考试唱《猪八戒拱地》,全团考试第一名。
1986年邳县成立谣剧剧团,他们加入该剧团。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参加了邳县各地的演出。该剧团解散后,夫妻就在苏鲁豫皖四省的各个城市和乡村演唱,有时单位开展活动被单位请去演唱。二十多年来,他们演唱数千场,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
近十年来,夫妻俩演唱的十几部大版书,大都被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等制作成磁带、光盘,在全国各地发行销售。像《陈三两爬堂》、《张廷秀私访》、《洪武剑侠图》、《刘统勋斩子》、《龙虎姻缘》、《孟丽君》、《罗相豹征西》等。
编者的话
2012年7月5日,星期四上午,小雨。
我听过王昌银、高伟这对鸳鸯档的录音磁带、碟片,在电视里也看过由他俩在幕后弹唱,有演员扮演的双簧扬琴戏,早就敬慕二位想拜见他们了。之前,朋友曾给预约过,说在南京,不能马上回来。我等了一礼拜,听朋友说他们从南京回来了,就要朋友再次预约,可是,朋友在外,他们的电话号码没带,就说:“以前我说过了,你就去吧,他们人很好的。”就这样,我去了他们家采访。尽管天气不是很好,下着小雨,可是到了他们家,受到了主人的热情接待和积极配合,心情还是很高兴。
以后又多次联系采访。下面是我采访到的内容。
编者采访王昌银
王昌银:从小喜欢听书、唱书
我从小喜欢听书,尤其是琴书。1977年,我在本村上小学五年级时,听魏哲京老师的《陈三两爬堂》听迷了,就想接着听。一天,我又逃课跑到合沟街听琴书,我听了一场又一场,直听到夕阳追山,场罢人散才回家。第二天,到学校老师问我,“昨天在哪儿的?怎么又旷课?”我就支支吾吾地说:“在街上听书了……”这把老师气得咬牙切齿,拧我的耳朵。然后厉声喝道:“滚,滚,你就听书去吧,别来上课!……”过了一会儿又叹息地说:“今后,你就指它吃饭吧!”我的父母亲知道了,开始还管教,曾经打过,后来,看我屡教不改,就无奈地说“随他去吧!”……
上初中时,每逢星期天、节假日,我都要到合沟街听琴书,听完了,回家就唱。1980年初中毕业,第二年的一天,我在白马河河堤上玩,学唱《王天宝下苏州》的段子,正好魏哲京老师路过。他听我唱,就停了下来,然后跟我说:“我看你很欢琴书,很有这方面的天赋!”我点点头。他又问:“想拜师学习吗?”我说:“想。”他又和我聊了一会有关琴书的话题,就走了。
过了十来天,本村的村民孙百义表叔就来我家,说:“魏哲京老师很想收你为徒,你是否愿意?”我听了非常高兴,父母亲也都同意。接着,我们就举行了拜师仪式。
师傅到哪唱,我就跟着到哪听,到哪学。两年多,我学了一些戏,就想自己试试唱场子了,师傅也给我机会。这样,我就进了这个行当。后来和高伟结婚,组成了鸳鸯档唱扬琴戏,果真“就指它吃饭”了。
我们主要唱大版书
1984年8月,我和高伟结婚,婚后,共同学习唱小场子戏。这是学唱书的基础。后来,我们主要唱大版书。一部书,能唱十天半月,听书人听了一场,还想听下场,唱不完,听不够,让人回味无穷。
近十多年,我们主要做节目,搞录音、录像。到目前,十几部大版书,大都被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等制成了磁带、光盘,在全国各地发行销售。像《陈三两爬堂》、《张廷秀私访》、《刘统勋斩子》、《龙虎姻缘》、《孟丽君》等等。这些书,大家都喜欢听。我想简单介绍几部。
《龙虎姻缘》:主要讲大清嘉庆年间,官小姐玉娇龙与江湖大侠罗小虎相爱,父亲将其女另许他人,罗小虎怒砸花轿,娇龙洞房逃婚,与罗半夜夫妻,店房换子玉娇龙踏雪寻子,玉娇龙之子韩铁房出世,三打祁连山,劈山救母,三对三角红罗,一幕幕热闹曲折故事。这部书能唱三十多场。
《张廷秀私访》:这部书主要讲,明朝嘉靖年间,苏州知府王宪嫌贫爱富,宠信赵昂之话,陷害张家。张廷秀进京赶考得中状元,进城私访,大街认母,花园夫妻相见,访清内幕,登坐察院,怒铡赵昂,全家团聚。故事曲折动人,引人入胜。
《杨成林三度美女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