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窦娥冤教案_00002
《窦娥冤》教案
李巧文
一、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特点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2、了解并掌握元杂剧的结构及其特有的舞台语。能力目标1、赏析《窦娥冤》的冲突和窦娥性格的典型意义。2、熟读重要曲词,体会尖锐的冲突与浓郁的抒情性相结合的艺术特色。德育目标1、认识封建社会吏治腐败的黑暗现实和统治者草菅人命的罪恶。2、正确认识窦娥的反抗精神。重点1、鉴赏性格化的人物语言,体味本色语言的特有风格。2、反复诵读,仔细揣摩,落实背诵要求。教学难点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现实主义与想象奇特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教学方法1、读讲结合,鼓励学生收集有关戏曲知识。2、读背结合,抓住重点曲词,引导学生在背诵的基础上深入领会其思想内涵。3、利用多媒体设备,直观欣赏戏曲片段,提高鉴赏能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设备课时安排课时第一课时
1、了解古代戏曲知识
2、了解作者关汉卿
二、中国古典戏剧概述(投影)
中国古典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她以富于艺术魅力的表演形式,为历代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而且在世界剧坛上也占有独特的位置,她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 中国古典戏曲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先后出现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花部等四种基本形式。
三、宋元南戏
南戏,大约产生于北宋末年和南宋初年,元末在南方盛行。剧本一般为长篇,一场戏为一出。一本戏长的可达五十多出,短的则为二、三十出。南戏的演唱方式较自由,不仅上场脚色皆可唱,而且还可独唱、接唱或合唱。剧本上凡需脚色作某一特定的动作的地方,都注有“某某介”。南戏的脚色,通常为生、旦、净、丑、末、外、贴等七种。其中以生、旦为主,其他脚色皆为配角。南戏为明清戏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代表作是元人高则诚(高明)的《琵琶记》。
四、元代杂剧
1、元杂剧,虽说盛行于元代,但在金朝末年就已经产生了。元杂剧一本通常有“四折一楔子”。角色大致可以分为末、旦、净、丑四类。一本杂剧只限一个脚色唱,其他角色只能念白。动作和效果称为“科”,凡需演员表演某一动作,剧本上都标明“××科” 。
散曲: 小令:一宫调一曲子
元曲 套曲:一宫调数曲子
杂剧:散曲+科+白
2、元杂剧常识
结构:元杂剧一般每本都由四折构成,依次写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有由五折构成的。有的还有“楔子”,一般置于第一幕之前,类似现代剧的序幕,有时也置于两折之间,具有过场戏的性质。
角色:杂剧的角色主要分“末”“旦”两类。末,又分正末、副末、冲末、大末、小末等;旦,又分正旦、贴旦、外旦、老旦、花旦等。其中,正末为男主角;正旦为女主角。此外还有净(俗称“花脸”)、孤(官员)、卜儿(老年妇女)、孛老(老年男子)、邦老(盗匪)等、洁郎(和尚)等。
五、明清传奇
明代初叶,在杂剧衰落的时期,南戏却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且吸收了北曲杂剧的某些优秀成分,逐渐演进到了传奇的阶段,我们将这一时期的戏剧称为“传奇”。传奇保持了南戏原有的一些基本体制和格律,同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传奇从明初兴起到清代中叶衰落。代表作有明代汤显祖的《牡丹亭》、清代孔尚任的《桃花扇》和洪昇的《长生殿》。
六、清代花部
所谓花部,就是指昆山腔以外的各种地方戏曲,取其花杂之义,故也称“乱弹”。康熙年间,各地流行的地方声腔发展兴盛起来,形成了地方戏曲蓬勃兴起的局面。其中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有:高腔、梆子腔(即秦腔)、皮黄腔、柳子腔等。花部多是一些为下层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目,或为历史故事,或为民间传说 。花部诸戏的兴起,是我国戏曲艺术自宋元南戏产生以来的又一次重要的变革,从而使我国的戏曲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七、鉴赏戏曲语言的方法
要以曲词为主,但又必须将之与宾白、科介相结合,整体鉴赏。
鉴赏古代戏曲语言,要注意理解其中的古白话词语,注意了解曲词的富于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以及常用的比喻、夸张、用典、对偶、排比等修辞方法。
八、欣赏古代戏曲艺术手法
想象、夸张和借景抒情,是古代戏曲重要的艺术手法。想象、夸张以奇异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生活;借景抒情则是继承了我国古代诗歌意境美的传统,是一种形象化和富于诗意的表现人物的方法
九、中国十大古典悲剧:
《窦娥冤》-元·关汉卿 《赵氏孤儿》-元·纪君祥
《精忠旗》-明·冯梦龙 《清忠谱》-清·李 玉
《桃花扇》-清·孔尚任 《汉宫秋》-元·马致远
《琵琶记》-明·高则诚 《娇红记》明·孟称舜
《长生殿》清·洪 昇 《雷峰塔》清·方成培
十、中国十大古典喜剧:
《救风尘》-元·关汉卿 《西厢记》-元·王实甫
《看钱奴》-元·郑延玉 《中山狼》-明·康 海
《墙头马上》-元·白 朴 《李逵负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