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东临清三中数学选修4-5教案和学案1.5.1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一)
1.5.1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一)
教学目标:了解证明不等式的最基本的基本方法即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不等式历来是高考的重点内容。对于本节来讲,复习有关不等式性质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而且还考察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在思想方法上下功夫。
.要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只要考察它们的差的符号即可,即利用不等式的性质:
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一般步骤:作差—变形—判断—结论;为了判断作差后的符号,有时要把这个差变形为一个常数,或者变形为一个常数与一个或几个平方和的形式,也可变形为几个因式的积的形式,以便判断其正负。
综合法和分析法是数学中常用的两种直接证明方法,也是不等式证明中的基本方法。由于两者在证明思路上存在着明显的互逆性,这里将其放在一起加以认识、学习,以便于对比研究两种思路方法的特点。
所谓综合法,即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或已知的不等式,逐步推导出要证的不等式。而分析法,则是由结果开始,倒过来寻找原因,直至原因成为明显的或者在已知中。前一种是“由因及果”,后一种是“执果索因”。打一个比方:张三在山里迷了路,救援人员从驻地出发,逐步寻找,直至找到他,这是“综合法”;而张三自己找路,直至回到驻地,这是“分析法”。
二、精讲精练:
设a0,b0,求证:≥。
分析:当不等式是代数不等式时,常用比差法,比差法的三步骤即为函数单调性证明的步骤。
解:左-右=
≥0
∴ 左≥右 即原不等式成立.
点评:⑴做差;变形整理;判断差式的正负,该法尤其适用于具有多项式结构特征的不等式的证明.⑵本题中应注意做差后分组的原则,是以提取公因式从而判定差式的结果是大于零还是小于零为目的.
变式训练1:课本P24练习第7题.
例2:已知
求证:
比较两个真数联想到可用基本不等式来证明.
点评:本题采用采用的是把几个不等式相加(或相乘)的方法,这是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时常用的变形方法.
变式训练2:课本P27练习第2题.
例3:已知
求证:
分析:本题是一个连锁不等式,也应该用逐步分析的方法分别证明,但要注意隐含条件
点评:本题出题角度比较新颖,能力要求较高,三角形的边角问题一般用正弦、余弦定理进行转化变形,然而本题并没有三角函数,所以想到,再利用求差比较法证明。
变式训练3:课本P27练习第6题.
三、课堂小结
1.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
2. 在不等式证明过程中,应注重与不等式的运算性质联合使用
四、布置作业
课本P31习题1-5第2,3,7题.
课外参考:已知a>0,b>0,且a+b=1。求证:(a+)(b+)≥.
证法一:(分析综合法)
欲证原式,即证4(ab)2+4(a2+b2)-25ab+4≥0,即证4(ab)2-33(ab)+8≥0,
即证ab≤或ab≥8.
∵a>0,b>0,a+b=1,∴ab≥8不可能成立
∵1=a+b≥2,∴ab≤,从而得证.
证法二:(均值代换法)设a=+t1,b=+t2.
∵a+b=1,a>0,b>0,∴t1+t2=0,|t1|<,|t2|<
显然当且仅当t=0,即a=b=时,等号成立.
证法三:(比较法)
∵a+b=1,a>0,b>0,∴a+b≥2,∴ab≤
证法四:(综合法)
∵a+b=1, a>0,b>0,∴a+b≥2,∴ab≤.
证法五:(三角代换法)∵ a>0,b>0,a+b=1,故令a=sin2α,b=cos2α,α∈(0,)
2
.5.1 不等式的的证明(1)
比较法 2. 会利用比较法 1.
2. 基本不等式:
⑴ 如果, 那么. 当且仅当时, 等号成立.如果, 那么当且仅当时, 等号成立..均值不等式:如果,那么 的大小关系是:
常用推论:. ; ;
⑵. .
4.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比较法求证
本题可以尝试使用差值比较和商值比较两种方法进行。
注: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是:
作差(或作商)、变形、判断符号。:
3分析法:从要证的结论出发, 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
直至所需条件为已知条件或一个明显成立的事实(定义、公理或已证的定理、性质等),从而得出要证的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这是一种执 索 的思考和证明方法.
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
课后练习
1.已知 求证:
(1) (2)
2.
3.设,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京市人大附中届高三数学尖子生专题训练:直线与方程.doc
- 北京市人大附中届高三数学尖子生专题训练: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doc
- 北京市人大附中届高三数学尖子生专题训练:框图.doc
- 北京市人大附中届高三数学尖子生专题训练:空间几何体.doc
- 北京市人大附中届高三数学尖子生专题训练: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doc
- 北京市人大附中届高三数学尖子生专题训练:计数原理.doc
- 北京市人大附中届高三数学尖子生专题训练:解三角形.doc
- 北京市人大附中届高三数学尖子生专题训练:随机变量及其分布.doc
- 北京市人大附中届高三数学尖子生专题训练:集合.doc
- 北京市人教版数学教案 必修一 1.1.1集合的概念.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