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宁夏段COD、氨氮污染动态分布模拟探讨.doc

黄河宁夏段COD、氨氮污染动态分布模拟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河宁夏段COD、氨氮污染动态分布模拟探讨

黄河宁夏段COD及氨氮污染动态分布模拟探讨 云飞1、李燕2、 提 要:通过对黄河宁夏段近年来污染源的统计和分析,选择在最不利的水文条件下,利用一维和二维水质模型进行模拟发现,一维水质模型模拟黄河宁夏段COD及氨氮的沿程浓度与实际监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同时探讨了模型的降解系数、边界条件及黄河宁夏段COD和氨氮的沿程浓度的动态变化。 分类号:(中国)X21 文献标志码:A 黄河宁夏段出境断面由于受氨氮污染,水质多年来一直为Ⅳ类、Ⅴ类、劣Ⅴ水质,是黄河污染最严重的断面之一,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1]。该段COD及氨氮浓度的动态模拟分布,不仅受沿岸点源、面源污染的影响,同时还受该段黄河水文条件和地理环境的限制,相关研究至今未见报道。本文以2002年黄河宁夏流域陆域污染源调查数据及2003年3月各断面水文资料为计算参数,利用一维水质模型,经过反复的计算和验证发现,利用一维水质模型模拟黄河宁夏段COD及氨氮的沿程浓度分布与实际监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但计算参数必须加以修正,经测算,取COD入河量的修正系数为0.9,氨氮入河量的修正系数为1.2,与2002年宁夏的实际排放情况较吻合,黄河宁夏段水质监测断面概况(图1)。 图1黄河宁夏段水质监测断面概况图 1.模拟公式及参数 1.1 模型的选择 黄河出甘肃黑山峡后进入宁夏河套平原,属宽浅的平原型河道。每年的12月至第二年的1至4月上旬,大部分河宽为200~300m,在银川市段宽为400~700m,但水深在1m以下, 收稿日期:2005—02—03 作者简介:云飞(1957—):男、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环境保护与计算机技术 所以主要选择单因子一维模型进行模拟计算,同时选择二维水质模型校核。式中:u为河流断面平均流速(m/s);x为沿程距离(km);k为综合降解系数(d-1);C为沿程污染物浓度(mg/L);c0为起始断面的污染物浓度(mg/L),可用下式估算。 c0=(cR·QR+cE·QE)/(QR+QE), 式中QR,cR为上游来水流量(m3/s)与水质浓度(mg/L);QE,cE为污水流量(m3/s) 与排放浓度(mg/L)。 考虑河流本底浓度为c0,但本底浓度的降解可忽略不计(因距离不长),因此二维模型计算公式为: , , 当B200m时,对岸反射项很小可忽略不记,公式可以简化为: 式中W为水环境容量(t/a);c(x,y)为控制点(混合区下边界)的水质标准(mg/L); c0为排污口上游污染物浓度(mg/L);k为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d-1);h为设计流量下污染带起始断面平均水深(m);x为沿河道方向变量(m);y为沿河宽方向变量(m);u为设计流量下污染带内纵向平均流速(m/s);Ey为横向混合系数(m2/s)。 1.2 黄河设计流量 1.2.1 选择近10年最枯月平均流量、流速,并计算出相应的河宽和水深,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黄河宁夏段水文参数表 注:文中COD降解系数0.2.d-1、氨氮降解系数0.32002年宁夏黄河COD1.98×105t/a,氨氮2.4 ×104t/a。具体水质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2002年黄河宁夏段COD及氨氮水质监测统计表 2.模拟结果 2.1南长滩入境水质按Ⅲ类水质计算,COD及氨氮入河量按2002年排放格局,在近10年最枯月水文条件下,模拟黄河宁夏段COD及氨氮沿程浓度动态分布(图2)。 图2黄河宁夏段的COD、氨氮沿程浓度动态分布图 由图2可知,黄河宁夏段全段COD污染较轻,未超过国家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上游剩余水环境容量大,相比之下银川市段污染较为严重;全段氨氮污染严重,银川市第一排水沟入黄口上游污染较轻,剩余水环境容量较大,银川至石嘴山市段污染严重,尤其是石嘴山市河滨区段超过国家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 3.分析 3.1 2002年沿黄河COD及氨氮排放格局、在近10年最枯月水文条件下,用一维水质模型模拟计算黄河宁夏段各主要排污口浓度, 并与同年黄河宁夏段枯水期各监测断面COD及氨氮实测浓度进行率定分析(图3,图4)。由图可知,模拟测算的COD浓度分布稍大于相对应 枯水期监测断面的监测浓度值,模拟计算的氨氮沿程浓度分布稍小于相对应枯水期的监测浓度值,在变化趋势上有较好的一致性。 3.2 2002年沿黄河COD及氨氮排放 格局,在近10年最枯月水文条件下, 用一维水质模型模拟计算黄河宁夏段各主要排污口浓度,并与同年黄 河宁夏段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各监测断面COD及氨氮实测浓度进行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cs8885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006513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