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乾隆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辨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清乾隆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辨析

-- 文献研究-- 清乾隆《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辨析 鲍国强 清乾隆本《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笔者见过三部,均著录为“(清)黄证孙绘,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 刻本”。1经仔细比对、核查和分析,其详如下: 此图编绘者应为黄千人,证孙是其字。著录为“黄证孙”,盖缘于图上所镌“乾隆三十二年岁次丁亥清 和月吉余姚黄千人证孙氏重订”一行字,觉得名“千人”很是罕见,还是名“证孙”可能性大。若知其祖为 黄宗羲,其父为黄百家,疑问亦可冰释。其实,原图还有“千人不揣固陋,详加增辑,敬付开雕”字样,此 间“千人”为谦辞,当是作者之名无疑。此图编绘者姓名著录为“黄证孙”的谬误流传甚广。笔者除曾见孙 果清先生在文中写为“黄千人(证孙)”之外,2许多书刊论著均著录成“黄证孙”。3 黄千人(1694—1771),浙江余姚人,字证孙,号谔哉,晚号榆陔,孺名启。国学生,考授州同,借补 山东泰安县丞。敕授修职郎,例授儒林郎。乾隆年间与修《泰安县志》。工诗。撰《餐秀集》二卷,为其同官 觉罗普尔泰所刊,前有普尔泰及颜懋价序,《四库存目》著录。4 又有《希希集》二卷,清乾隆间刻,南京图 书馆藏。其所著另有《岱游草》不分卷、《宁野堂诗草》四卷、《竹浦稼翁词》,佚而不传。5黄宗羲去世前三 年有《病榻集》未及厘定,其代为校录,编为《南雷文定五集》三卷。清乾隆二十七年为林廷标《容台存草》 作序。6清乾隆三十二年将黄宗羲旧刻舆图重订为《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并付梓。本图系采用传统画法绘 制的中国大地图,国内部分有红细线画方,周边地区则无,以简要文字叙述了四邻国家的大致情况,为现存 黄氏舆图之较早版本。 前述《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第三部登录号 11644:1 幅,单色。地图右下角原镌:“本朝幅员之广 亘古未有。东西渐被,南北延袤,莫可纪极。而外彝之梯航、重译、职贡、称臣者更难指屈。康熙癸丑,先 祖梨洲公旧有舆图之刻,其间,山川、疆索、都邑、封圻靡不绮分绣错,方位井然。顾其时,台湾、定海未 入版图,而蒙古四十九旗之屏藩,红苗、八排、打箭炉之开辟,哈密、喀尔喀、西套、西海诸地及河道海口 新制犹阙焉。既自圣化日昭,凡夫升州为府、改土归流、厅县之分建、卫所之裁并,声教益隆,规制益善。 近更安西等处扩地二万余里,悉置郡县。千人不揣固陋,详加增辑,敬付开雕,用彰我盛朝大一统之治,且 亦踵成祖志云尔。图内每方百里,界线粗者省,细者府州,其距山距河者不另立界线。……塞徼荒远莫考, 海屿风汛不时,仅载方向,难以里至计。鲜见寡闻,恐多舛漏,幸海内博雅君子厘正为望也。乾隆三十二年 岁次丁亥清和月吉余姚黄千人证孙氏重订。”其后有“甥婿韩用泗图篆 男储文孙绍頫绍颙同较字”字样。 韩用泗所篆图名“大清万年一统天下全图”的“秊”字下面竖笔是断开的。图廓(黑实线,残缺处甚多,平 均宽5 毫米)109.7×106厘米。经仔细观察,整幅地图由5 块版 (自上而下每块版高分别 20、22.5、28、15.3、 25 厘米)拼合一次刷印而成。 第二部登录号 6945:1 幅,单色。地图右下角原镌“乾隆三十二年岁次丁亥清和月吉余姚黄千人证孙氏 40 重订”之前文字内容相同,其后没有“甥婿韩用泗图篆 男储文孙绍頫绍颙同较字”字样。篆书图名“大清 万年一统天下全图”中“秊”字下面竖笔是连续的。图廓(黑实线,平均宽3毫米)106.1×106.2 厘米。经 仔细观察,整幅图由4块版(自上而下每块版高分别28、26.8、26.8、25.3厘米)拼合分两次刷印而成,即 第一、二块先拼刷一次,第三、四块再拼刷一次。第一、二块拼合后右侧接缝处“三水府”(朝鲜属地)的 “府”字,及第三、四块拼合后左侧接逢处“交鳳”的“鳳”字,均为另刻字插入,起铆接对准作用,字面 偏高,故字迹偏黑。第三块版缩水较多,略窄于第二块版。因第二块版下边和第三块版上边是分别印上去的, 由于对接不够准确,接逢处笔画和线条有重叠现象。其“乾隆三十二年岁次丁亥清和月吉余姚黄千人证孙氏 重订”之前文字与第三部刻本相较刻印谬误甚多,如“疆索”误为“疆棠”,“博雅”误为“博博雅”,“厘正” 误为“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