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唐大明宫含元殿与外朝朝会制度.pdf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大明宫含元殿与外朝朝会制度

唐大明宫含元殿与外朝朝会制度 杜文玉 在大明宫中含元殿的地位最为特殊,其历史影响与社会影响也最大,但是其在大 明宫中的实际功能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并非须臾不可离开,这一点与其宏伟的建筑 外表显得极不协调。含元殿在大明宫的功能更多地体现在国家礼仪方面,与中枢决策 和政事的处理基本无涉,虽然号称是举办外朝活动的场所,但其象征意义却大于实际 意义。 一、从礼制的角度看含元殿的建置 我国号称礼乐文明古国,无论是典章制度或是宫室建筑,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 大明宫的建筑布局也是这样,并非无本之木,同样也受到了古制的深刻影响。 1.历史渊源 在唐大明宫中最重要的建筑无疑是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这三座大殿构成大 明宫的主体建筑,再加上含元殿前的丹风门,从而形成了南北中轴线,大明宫中的其他 建筑物均分布在这条中轴线两侧。这三座大殿完整地构成了唐朝的所谓“天子三朝”, 即外朝、中朝、内朝的基本格局。关于唐大明宫三大殿格局的历史渊源,宋人叶梦得在 《石林燕语》卷二中指出: 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内朝、燕朝。外朝在王宫库门外,有非常之事,以 询万民于宫中。内朝在路门外,燕朝在路门内。盖内朝以见群臣,或谓之路 朝;燕朝以听政,犹今之奏事,或谓之燕寝。郑氏《小宗伯》注,以汉司徒府有 天子以下大会殿,设于司徒府则为殿,则宜有后殿。大会殿设于司徒府,则为 外朝;而宫中有前后,则为内朝、燕朝,盖去周犹未远也。唐含元殿,宜如汉之 万方数据 2 唐史论丛 大会殿,宣政、紫宸乃前后殿,其沿习有自来矣。… 从以上所述看,天子三朝制度似乎始于周代,然周代天子宫室的建筑格局已难以 详考,不过《礼经》中的确有“三朝”的说法,《礼经会元》卷一下《朝仪》载: 周有三朝:一日燕朝,在路门之内,王国宗人嘉事之朝也,太宰、小臣掌 焉;一日治朝,在路门之外,王El听治之朝也,宰夫、司士掌焉;一日外朝,在库 。 门e_夕l-,询万民听政之朝也,小司寇、朝士掌焉。‘21 这里所谓的“治朝”,就是内朝,相当于唐代的中朝。郑玄日:“外朝,司寇断狱弊讼 之朝也,今司徒府中有百官朝会之殿,云天子与丞相旧决大事焉,是外朝之存者,与内 朝路门外之朝也。”旧1关于内朝,郑玄日:“大寝,路寝也,其门外则内朝之中,如今宫殿 端门下矣。”I41可见内朝建在天子大寝之门外,由于大寝又称路寝,所以其门也称路门, 这就是上引《石林燕语》中所谓的“内朝在路门外”。《石林燕语》又日“燕朝在路门 内”,则其应在大寝之内。关于这一点,郑玄日:“燕朝,朝于路寝之庭”。那么为什么叫 燕朝呢?贾公彦疏日:“以其路寝安燕之处,则谓之燕朝。以其与宾客飨食在庙,燕在 寝也。”怕1燕,宴也。 可见汉代的大会殿、前殿、后殿,相当于周的外朝、内(治)朝和燕朝,而唐朝的三 朝制度,上引叶梦得之书已明确说:“唐含元殿,宜如汉之大会殿,宣政、紫宸乃前后殿, 其沿习有自来矣。”从历史渊源和三朝制度的角度看,这种说法无疑是正确的。 不过唐人杜佑却提出了天子四朝、诸侯三朝的说法,与上述诸家之说颇不同,原文 如下: 周制,天子有四朝(原注:恒言三朝者,以询事之朝非常朝,故不言之)。 一日外朝(原注:在皋门内,决罪听讼之朝也),秋官朝士掌之。……二日中朝 (原注:在路门外)。夏官司士正其位,辨其贵贱之等。朝夕视政,公卿大夫辨 色而入应门,北面而立,东上。……三日内朝,亦谓路寝之朝。人君既从正朝 视事毕,退适路寝听政。……四曰询事之朝(原注:在雉门外),小司寇掌其 政,以致万人而询焉。一日询国危,二日询国迁,三日询立君。∞1 万方数据 唐大明宫含元殿与外朝朝会制度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