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探究焦耳定律(沪粤版)
解:Q= I2Rt=(1A)2 × 2Ω × 60S =120J 例1:某电热器电阻丝的电阻是2欧,当1安的电流通过时,1分钟产生的热量是多少焦? 例2:(08安徽)如图所示的电动机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动力机械,从能量转化的角度看.它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还有一部分能量在线圈中以热量的形式散失掉。现有一台电动机,当电动机两端加220V电压时,通过电动机线圈的电流为50A。问: (1)每分钟该电动机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2)已知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的热量Q=I2Rt(其中I、R和t分别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若该电动机线圈的电阻是0.4Ω,则线圈每分钟产生的热量是多少? (3)这台电动机每分钟所做的 机械功是多少? 例3:一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1Ω,线圈两端所加电压为2V时,电流为1A,电动机正常工作。 (1)电动机正常工作时的能量转化? (2)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所消耗的电能为多少J? (3)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所产生的电热为多少J? (4)电动机正常工作1min所提供的机械能为多少? (5)如果想让电动机的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可以怎样实施? Q=UIt 【定义式】 导出式: 欧姆定律 代换法 U2 R t W= 对于非纯电阻电路:计算电热只有一个公式:Q=I2Rt 计算电能只有一个公式:W=UIt 计算机械能只有一个公式:W机械=W-Q × × × Q=Pt × 非纯电阻电路的电热(Q)计算:QW【电能少部分转化为内能】 电流热效应的应用很广泛 1、电流热效应的应用 三、电流热效应的应用与控制 电热器: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制成的加热设备 1、电热器的主要组成部分:发热体 2、发热体一般由电阻率大、熔点高的金属丝绕在绝缘材料上做成的。 3、电热器的优点:清洁、无污染、热效率高,且便于控制和调节。 上面这些东西里都装有散热装置,你知道它们是怎样散热的吗?你还知道哪些电器采取了散热措施?安装了什么样的散热装置? 2、电流热效应的控制(防护) 散热片 散热窗 散热小风扇 1、为了研究温度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课外活动小组要做一只电烘箱,要求在10min内产生6×104J的热量,接用的是家庭电路,请计算一下这只电烘箱电热丝的电阻是多少? 2、标有“220V 100W”的白炽灯正常工作时,在1min内将产生多少热量?将消耗多少电能?若接在55V的电路中呢? 课堂练习: * 3、两个电热器的电阻之比为4︰3,通过相同的电流,在相等的时间里产生的热量之比为_____ ;若两个电热器的电阻相同,通过的电流强度为1︰3,在相等的时间里产生的热量之比为______ 。 4︰3 1︰9 * 4、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220伏,R是电烙铁,标有“220V,40W”字样;L是电灯泡,标有“PZ220—40”字样.当开关S闭合时,电烙铁每分钟产生的热量是______焦,当开关S断开时,电烙铁的实际功率是__瓦;开关S断开后,整个电路工作__ 小时消耗1千瓦时电能. 5、如图是一个电热毯的简化电路图,电源电压为220V,R1是发热电阻,R2是阻值为616Ω的分压电阻,S是控制电热毯工作状态的开关。S转到触点1为断开状态;S转到触点2为低温状态;S转到触点3为高温状态,此时功率为100W。求: (l)当开关S转到触点3时。电热毯的发热电阻R1是多少Ω? (2)当开关S转到触点2时, 通过电路的电流是多少安? 发热电阻R1消耗的功率是 多少瓦特? 6、CFXB型“220V 1100W”电饭煲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它有高温烧煮和焖饭、保温两挡,通过单刀双掷开关S进行调节,R0为电热丝.当开关S接高温烧煮挡时,电路的功率为1100W,当开关S接焖饭、保温挡时,电路的总功率为22W.(1)电饭煲在高温烧煮挡时,开关S应与哪个触点连接?(2)电热丝R0的阻值多大?(3)当电饭煲 在正常焖饭、保温时电路中的电流 多大?焖饭、保温10min,电热丝 R0产生的热量为多少? (1)分析饮水机何时处在加热状态和何时处在保温状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