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十二期
109-138.
(民國一○○年三月):
KD 及MACD 在避險時機之應用:
以台指期貨避險為例
* ** ***
許溪南 何怡滿 劉泰山
摘 要
過去的避險文獻大多著重於最適避險比率之衡量及避險績效之比較,然而,一個
成功的避險必須包含避險時機、避險工具及避險比率等三部分,尤其避險時機之選擇
極為重要,卻鮮少有文獻著墨。本文提出之修正權變避險模式即包含這三部分,讓現
貨避險者有一完整的參考。本文之主要目的為應用KD 及MACD 技術指標於避險時機
之選擇,並以週及月資料計算KD 及MACD ,藉以改善日資料計算指標值,易造成進
出頻繁,不適於法人操作的缺點。本研究以台灣加權股價指數視為現貨組合,並以台
灣加權股價指數期貨之近月、次月及遠月份合約作為避險工具。研究結果顯示,無論
是否考慮交易成本,改良後的權變避險模式之報酬率都遠大於買進持有策略,而且以
週資料計算 KD 及 MACD 之績效優於月資料。修正後的權變避險模式易於執行,
對避險實務提供一個具體可行的策略,不僅適用於避險者亦適用於投資人。
關鍵詞:避險時機、權變避險模式、技術指標、KD MACD
* 逢甲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
** 屏東商業技術學院財務金融系副教授
*** 逢甲大學財務金融系碩士
作者感謝兩位匿名審查委員寶貴的評論與建議,然而文中錯誤之處,自屬作者之責。
第七十二期
壹、緒論
一個成功的避險必須包含避險時機、避險工具及避險比率等三部分,
尤其避險時機之選擇極為重要。過去的避險實證文獻,大致上研究者選取
一段樣本期間,然後進行全面性的避險,並且著重於最適避險比率之衡量
及避險績效之比較,對於避險時機之討論則鮮少有文獻著墨。全面性避險
雖然能使資產的變異達到最小,但缺點是喪失股價上漲時,資產成長的機
會;反之,若不進行避險,則使現貨暴露在下跌風險中。故本文認為避險
時機是成功避險三要素當中最重要的一個。
過去關於以期貨來規避現貨價格變動風險的文獻,多半在探討如何決
Ghosh (1993) Park
定避險比率及其估計模型,並進行避險績效的比較,如 、
Switzer (1995) 87 88
及 、林義祥(民 )、溫曜誌(民 )等。然而,這些文獻皆
93
以全面避險為前提假設,至於最適避險時機的探討,周怡貞(民 )分析
美元對台幣匯率變動的幅度對於台灣進出口廠商進場避險的效益,研究結
果顯示台灣的進出口廠商並非隨時需要進行避險,在適當的時機進場避險,
93
才能有最佳的避險績效。可惜的是周怡貞(民 )並未提出系統性的避險
98 (contingent
時機法則。許溪南、何怡滿及劉玉琦(民 )提出「權變避險模式」
hedging model) (filter rule)
,並以台股指數日資料為樣本,利用濾嘴法則 判斷
避險時機,結果發現「權變」避險策略優於「全面」避險策略。然而除了
濾嘴法則,我們可以使用其他較佳的技術指標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