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微型计算机原理PPT电子课件教案-第1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导论
微型计算机原理
Principles of Microcomputers;第1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导论
第2章 计算机中的数制和编码
第3章 80x86微处理器
第4章 80x86指令系统
第5章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第6章 半导体存储器
第7章 输入/输出与中断
第8章 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应用 ;第1章 微型计算机系统导论 ;1.1 引 言 ; 计算机在这样的科学计算中,一般用高级语言编程,高级语言是面向用户的,也就是说,用高级语言编写程序比较容易和方便,经过短时间的学习和训练,一般人都能编出功能很复杂的程序。计算机在科学计算中的应用,除了用高级语言编写程序外,与其在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领域的应用相比较,还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它没有很强的实时性要求,虽然使用者在运行程序时也希望尽快得到运算结果,但对结果产生的时间没有严格的要求,结果产生的迟早不影响结果的有效性。第二,在科学计算中,需要输入计算机的数据,一般不是从某种物理现场实时采集的,不需要有专用的完成数据采集任务的输入设备;同样,计算的结果,一般也不完成对外界的控制功能,不需要有专门的输出设备与其它系统相连。 ; 在数据(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应用领域情况则要复杂得多。除了对系统的实时性有很高的要求外,还要用专门的输入设备将有关信息输入计算机,用专门的输出设备输出处理结果或对被控对象实施控制。因此,仅仅具备高级语言编程方面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实时数据(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要求实时性,希望编写的程序更精练,运行起来更快(一般情况下,对于完成相同的任务,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运行起来比用高级语言编出的程序快得多);专用的输入输出设备与计算机的连接和编程控制(称为接口),更不是只具有高级语言编程知识所能胜任的。为此,必须对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有更深入的了解,对计算机的逻辑组成、工作原理、与外界的接口技术以及直接依赖于计算机逻辑结构的机器语言、汇编语言编程方法等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1.2 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 微型计算机属于第四代计算机,是二十世纪7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的。一方面是由于军事、空间及自动化技术的发展需要体积小、功耗低、可靠性高的计算机,另一方面,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微型计算机的产生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微处理器(MicroProcessor)是微型计算机的核心芯片,它是将计算机中的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片硅片上制成的集成电路。这样的芯片也被称为中央处理单元,简称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 ; 微型计算机 (MicroComputer)是由微处理器(CPU)、存储器和I/O接口电路组成的计算机。
30多年来,微处理器和微型计算机获得了极快的发展,几乎每两年微处理器的集成度翻一番,每2?4年更新换代一次,现已进入第五代。 ; 1. 第一代——4位或低档8位微处理器
第一代微处理器的典型产品是Intel公司1971年研制成功的4004(4位CPU)及1972年推出的低档8位CPU 8008。采用PMOS工艺,集成度约为2000只晶体管/片。指令系统比较简单,运算能力差,速度慢(平均指令执行时间为10?20?s)。软件主要使用机器语言及简单的汇编语言编写。 ; 2.? 第二代——中高档8位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问世以后,众多公司纷纷研制微处理器,逐渐形成以Intel公司、Motorola公司、Zilog公司产品为代表的三大系列微处理器。第二代微处理器的典型产品有1974年Intel公司生产的8080 CPU, Zilog 公司生产的Z80 CPU、Motorola公司生产的MC6800 CPU以及Intel 公司1976年推出的8085CPU。它们均为8位微处理器,具有16位地址总线。
第二代微处理器采用NMOS工艺,集成度为9000只晶体管/片,指令的平均执行时间为1?2?s。指令系统相对比较完善,已具有典型的计算机体系结构以及中断、存储器直接存取(DMA)功能。由第二代微处理器构成的微机系统(如Apple—II等)已经配有单用户操作系统(如CP/M),并可使用汇编语言及BASIC、FORTRAN等高级语言编写程序。 ; 3.第三代——16位微处理器
第三代微处理器的典型产品是1978年Intel公司生产的8086 CPU、Zilog公司的Z8000 CPU和Motorola公司的MC6800 CPU。它们均为16位微处理器,具有20位地址总线。
用这些芯片组成的微型计算机有丰富的指令系统、多级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