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凝血与抗凝(执业药师培训)[资格认证考试资料].ppt
* 抑肽酶 抑胰肽酶,胰蛋白酶抑制剂,由牛肺、腮腺或胰腺提取 作用机理:为多肽酶类抗纤溶酶制剂,拮抗纤溶酶; 保护血小板功能 适应症:用于创伤或手术后局部及全身纤溶亢进性出血,DIC引起的继发性纤溶亢进,尿路手术后出血及减少心脏外科手术后渗血 注意事项: 个别病例出现急性过敏反应,休克甚至死亡 * 局部用药:吸收性明胶海绵、氧化纤维素、醛基纤维素、纤维蛋白胶 中成药:云南白药 5、其他止血药物 * 通过影响凝血过程的不同环节而阻止血液凝固的药物。 根据作用环节分为2类 阻止纤维蛋白形成:肝素、香豆类 促进纤维蛋白溶解:链激酶、尿激酶 抗凝药 * 抗凝药的作用位点 1、与钙离子络合 2、激活抗凝血酶III 3、拮抗维生素K 4、激活纤溶酶 5、降解纤维蛋白原及纤维蛋白 * 枸橼酸钠(柠檬酸钠): 可与血中钙离子形成难以解离的络合物,使血中游离钙离子减少,而阻止血液凝固。仅用于体外抗凝血,如输血时预防血凝。 大量输入含有本品的血液时,应注射适量钙剂,预防低钙血症。 1、络合钙离子的药物 * 肝素: 是一种酸性粘多糖,主要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存在于机体大多数组织中,在肝、肺、心和肌组织中更为丰富。最初来自动物肝脏,故名肝素。现多由猪、牛、羊肠黏膜或猪、牛肺中提得。 肝素在体内和体外都具有抗凝作用,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在于激活血浆中的一些抗凝蛋白,如抗凝血酶Ⅲ(ATⅢ)。抗凝血酶Ⅲ可与许多凝血因子结合,并抑制这些因子的活性,因此影响凝血过程的许多环节。 (1)灭活因子Ⅻ、因子Ⅺ、因子Ⅸ、因子Ⅹ、因子Ⅱ、因子Ⅷ。(2)络合凝血酶原(Ⅱ)。(3)中和组织凝血活素Ⅲ。 2、抗凝血酶Ⅲ的药物 * 天然肝素是一种分子量不均一的混合物,分子量为2000-35000不等。这种不均一是生物合成过程有差异所致,不同分子量肝素的生物作用也不完全相同,一般将分子量在7000以下肝素称为低分子量肝素。 低分子量肝素是由肝素经酶学或化学方法解聚而成。只与抗凝血酶Ⅲ结合,而分子量较大的肝素除了能与抗凝血酶Ⅲ结合外,还能与血小板结合,激活或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 由于分子量较大的肝素抗凝作用的环节较多,作用较为复杂,易引起出血倾向,而低分子时肝素具有半衰期较长,抗凝效果好和引起出血倾向少等优点,因而更适于作为外源性抗凝剂。 * 肝素的临床应用:(1)防治血栓形成和栓塞:如深部静脉血栓、心肌梗死、肺栓塞、术后血栓形成等。(2)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3)其他体内外抗凝:如心导管检查、心脏手术体外循环、血液透析等。 给药过量时,可用鱼精蛋白拮抗,1mg硫酸鱼精蛋白可中和100IU本品。 * 华法林: 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血药,化学结构与维生素K相似,抗凝血作用机制是竞争性拮抗维生素K的作用。从而导致Ⅱ、Ⅶ、Ⅸ、Ⅹ的合成与活化障碍,抑制血液凝固。 用于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如治疗血栓栓塞性静脉炎、心肌梗死的辅助治疗。 主要不良反应为出血,需监测凝血酶原时间,至少是正常值的25-40%,25-30秒。 3、拮抗维生素K的药物 * 链激酶、尿激酶、阿替普酶、瑞替普酶、东菱抗栓酶: 促进纤溶酶原变成纤溶酶,溶解纤维蛋白,溶解血栓。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肺栓塞、脑血管栓塞等。 4、激活纤溶酶的药物 * 去纤酶(降纤酶):直接溶解纤维蛋白。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如心肌梗死、肺栓塞、脑血管栓塞等。 蚓激酶:含有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和纤维蛋白溶酶。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纤维蛋白原增高及血小板聚集率增高的患者。 5、溶解纤维蛋白的药物 * 血小板除了参与止血功能以外,还参与炎症反应、血管通透性或张力改变等,在动脉硬化的发病、血栓形成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血小板的聚集分为2个阶段,第一相聚集,第二相聚集。聚集及释放过程受二磷酸腺苷(ADP)、5-HT、组胺、PG(TXA2和PGI2)等介质的调节。 抗血小板药物: (《新编药物学》中抗凝药与抗血小板药分开) * 阿司匹林: 作用于前列腺素(PG)环节,使TXA2合成减少。血小板内含有大量的PG的前体花生四烯酸(AA)。PGI2/TXA2的平衡。用于缺血性心肌病、预防心肌梗死、预防脑梗塞和脑中风。 双嘧达莫: 具有抗血栓形成和扩张冠脉作用。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及缺血性心脏病。 塞氯匹定、氯吡格雷: 对二磷酸腺苷(ADP)介导的血小板聚集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用于预防和治疗血小板高聚集引起的心、脑及其他动脉循环障碍疾病,如脑梗塞、心肌梗死等。注意监测血常规。 * 替罗非班: 血小板受体GPⅡb/Ⅲa高选择性抑制剂,阻止Ⅷ因子、纤维蛋白原与血小板结合,阻止血小板聚集、粘附等活化反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症、不稳定性心绞痛,可以减少急性冠脉综合征和冠脉内介入治疗后冠心病事件的发生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