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十章 污水的物理处理

主要内容 第一节 水质水量的调节 第二节 格栅和筛网 第三节 沉淀的基础理论 第四节 沉砂池 第五节 沉淀池 第六节 隔油和破乳 第七节 浮上法 第一节 水质和水量调节(equalization) 调节的目的是减少和控制废水水质及流量的波动, 以便为后续处理提供最佳条件 一、污水调节的基本方法 均和水质有两种基本方法: 利用压缩空气、叶轮搅拌和水泵循环而进行的强制混合和均化; 利用差流方式使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的废水混合而进行的自身水力混合。 一般而言,前者的设备较简单,但运行费较高;后者需要修建复杂的池型,但基本上没有运行费用。 均和水量的基本方法: 水质调节 二、调节池体积的确定 调节池体积是根据进口流量累积体积与时 间的关系曲线图确定的。 具体步骤: (a)先在一天内分时段测定废水的平均流量,如每小时测定一次; (b)然后计算出一天内废水的累积流量。再以时间为横坐标,累积体积流量为纵坐标作出曲线; (c)作出按日平均流量计算的累积曲线,其方法是连接实际累积曲线的终点与坐标原点; (d)做与日均流量线平行并与实际流量曲线相切的直线; (e)过切点做纵轴的平行线与日均流量线相交,则切点与交点之间的距离在纵坐标上所代表的体积就是所需的调节池体积。 确定调节池体积的图解示意图 穿孔导流槽式调节池 带折流墙的调节池 三、调节池的位置 设在初级处理之后 把调节池设置其它处理之前,这样可以 减少污泥和浮渣的问题。 设在初级处理之前 必须考虑设置足够的混合和搅拌设备以 防止固体沉淀,同时应设置曝气设备以 防止产生气味。 去除废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和杂物(detritus),保 护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 筛滤的构件包括平行的棒、条、金属网、格网或穿 孔板。 格栅(bar screen): 由平行的棒和条构成 筛网(screen) 由金属丝织物或穿孔板构成 一、格栅 位置: 一般斜置在进水泵站集水井的进口处。 分类: 格栅分类 人工清理的格栅 栅条为直钢条,实际中多采用圆形截面(焊接方便) 安装水平倾角为45o-60o 设计面积采用较大安全系数,一般不小于进水管渠有效面积的2倍。 人工清渣格栅示意图 机械清理的格栅 倾角一般为60o-70o 过水断面一般不小于进水管渠有效面积的 1.2倍。 栅条断面形状有圆形、矩形及方形。圆形水力条件较好但刚度较差。目前多为断面矩形栅条。 常用类型: 链条式 移动伸缩臂式 圆周回转式 移动式伸缩臂机械格栅示意图 格栅的计算 格栅计算 H1-格栅前渠道总深度 H2-格栅后渠道总深度 h-有效水深 h1 -超高,一般0.3m h2-格栅水头损失 b1-进水渠道宽 b -格栅的建筑宽度 L1-进水渠道渐宽部位长度 L2-出水渠道渐窄部位长度 二、筛网 最常用的使用金属丝编织成的方孔筛网, 去除粒度更小的悬浮物。 振动筛网示意图 水力筛网构造示意图 栅渣处置方法: 填埋 焚烧(820度以上) 堆肥 粉碎作为初沉污泥 第三节 沉淀的基础理论 一、概述 二、沉淀类型 三、自由沉淀及其理论基础 四、沉淀池的工作原理 五、沉降实验和沉降曲线 一、概述 在典型污水处理厂,沉淀法有四种用法: 1.用于废水的预处理(沉砂池) 2.用于污水生物处理构筑物前的初步处理(初次沉淀池) 3.用于生物处理后的固液分离(二次沉淀池) 4.用于污泥处理阶段的污泥浓缩 二、沉淀类型 根据水中悬浮颗粒的凝聚性能和浓度,沉 淀分成四种类型: 自由沉降(discrete settling) 絮凝沉降(flocculent settling) 成层沉降(zone) 压缩沉降(compression settling) 自由沉降 发生条件: 废水中的悬浮固体浓度不高,而且不具有凝聚性时发生的。 特征: ※ 沉降过程中,固体颗粒不改变形状和尺寸,也不互相粘合,各自独立地完成沉降过程。 ※ 颗粒的沉降速度在经一定的沉降时间后保持不变。 现象: 实验时可观察到水是从上到下逐步变清的。 自由沉降过程示意图 发生条件: 固体浓度也不高,但具有凝聚性 特征: ※在沉降的过程中,颗粒互相碰撞、粘合,结合成较大的絮凝体而沉降; ※沉降的过程中颗粒的尺寸不断变化;颗粒的沉降速度是变化的。 现象: 水也是逐渐变清的,但可观察到颗粒的絮凝现象。 发生条件: 废水中悬浮颗粒的浓度在5000mg/以上。 特征: 每个颗粒的沉淀将受到其周围颗粒存在的干扰,沉速有所降低,在聚合力的作用下,颗粒群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各自保持相对不变的位置共同下沉。 现象: 实验时可观察到水与颗粒群之间有明显的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