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马铃薯渣处理方法与工艺流程.pptx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马铃薯渣处理方法与工艺流程

马铃薯渣处理方法与工艺流程 赛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前 言 北大荒集团下属克山县北大荒精淀粉生产企业每年生产土豆淀粉50-60天,每天产生马铃薯渣约500吨,共计约30000吨废弃薯渣并没有做到合理利用,本文综述了马铃薯渣目前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和相关技术,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思路与对策,为马铃薯渣的利用提供参考。 目 录 马铃薯渣是马铃薯淀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物,。由于薯渣松散、含水量高、容积密度小,其难以利用,多以废物直接排放,不仅是生物资源的浪费,同时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马铃薯渣的来源 马铃薯渣的主要成分与性能 马铃薯渣中水分含量高达90%,呈现出典型的胶体性质。除此之外,它的化学成分包括淀粉、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游离氨基酸、寡肽、多肽和灰分等可利用成分。 马铃薯渣中主要组成成份 组成成分 湿基/% 干基/% 备注 固体物含量 10.00 淀 粉 5.34 53.40 纤维素 2.53 25.30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组成的大分子多糖。不溶于水及一般有机溶剂。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含量最多的一种多糖,占植物界碳含量的50%以上。 灰 分 0.78 7.80 无机物,可以是锻烧后的残留物也可以是烘干后的剩余物。在高温时,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最后有机成分挥发逸散,而无机成分(主要是无机盐和氧化物)则残留下来,这些残留物称为灰分。 蛋白质/氨基酸 0.95 9.50 果胶及其他物质 0.40 4.00 ps:1.成份分析采样量50kg 2.湿基:含水量成份 3.干基:不含水量成份 传统马铃薯渣利用加工技术 由于多种可利用成分的存在,使得淀粉加工后剩余的马铃薯渣仍具有很高的开发利用价值,目前传统开发利用马铃薯渣的主要方法有: 传统马铃薯渣利用加工技术优缺点 1.土豆渣马铃薯渣中含有丰富的糖类、淀粉、以及其他蛋白质、纤维等,经过提取可制作高蛋白饲料,制备膳食纤维,生产果胶。 2.含多达15种微生物,可生产有机物,饲料种曲,醋、酱油及可食性膜以及新型吸附材料。 3.可以制作可光降解的塑料、超强吸水剂、可降解的内包装减震物等。 以上几种马铃薯渣的加工技术处理方法,实现了变废为宝,充分利用了资源的目的 传统马铃薯渣利用加工技术优缺点 2.经过工业生产和微生物发酵之后的马铃薯渣,很可能存在毒素 (如龙葵素)、这对饲料安全和食品安全存有潜在威胁。 3.薯渣转化产品的效益差、生产成本高、产 品得率低等特点,再加上马铃薯淀粉加工的季节性限制、市场化推广难度很大。 1.含水量高、黏度大、难过滤、不易分离给其运输、保存、贮藏带来很大的不便,。容易腐败变质,且大大降低了薯渣的利用率。 鲜薯渣每年的产量也越来越多,但是,如 此巨大的资源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化和利用。由于马铃薯渣自身的特点和加工中存在的诸多问题,都使得其综合利用受阻。 新型马铃薯渣利用加工技术 由于传统处理技术,生产成本高,转化技术低,不能高效的利用马铃薯渣等问题的存在,很多专家经过长期的研究过后,得出以下几种新型处理方法: 利用薯渣制备具有较好增重效果和功能特性的饲料 新型马铃薯渣利用加工技术流程 新型马铃薯渣利用加工技术效果 该方法通过对马铃薯渣进行适度酶解,产生部分小分子糖使适口性有所改善,并使马铃薯渣中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等组分暴露出来,食用此方法生产的饲料,经过动物试验证明,其增重效果明显高于未经酶解的原浆饲料。 酶解改性马铃薯渣饲料动物(大鼠)实验结果对照 组别 动物数/头 头均始质量/g 头均末质量/g 总增质量/g 日增质量/g 对照组 8 48.09 2.87 217.21 10.04 169.12 10.09 6.04 0.36 原浆组 8 48.07 4.03 216.24 8.63 168.16 6.38 6.01 0.23 酶解组 8 48.47 4.12 226.26 12.69 177.79 10.33 6.35 0.37 该处理方式采用较为常见、易于实现的生物酶法方式处理马铃薯渣,并通过将薯渣与其他饲料组分共混,显著提高了固形物含量,大大降低了烘干难度并提高了干燥效率,具有较高的处理速度和极高的综合利用效率,所制备的动物饲料成本与普通饲料成本基本一致,具有大规模推广和应用的潜力. 新型马铃薯渣利用加工推广潜力 粉 碎 2.通过胶体磨对马铃薯渣进行超微粉碎处理,使马铃薯渣细胞壁结构得到了降解,薯渣纤维亲水性增强,薯渣颗粒比表面积较大,纤维之间的空间网络结构趋于松散,体系的黏稠度、均匀性有显著改善,且具有较好的应用性能和功能特性,并通过辊筒干燥得到了一

文档评论(0)

yigang092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