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目 录
第二十五章 吐蕃 1
第一节 吐蕃封建割据的出现 1
第二节 邻近汉区原吐蕃辖区进入封建社会 ... 11
第二十六章 白蛮与僮苗瑶各民族 19
第一节 白蛮与大理国 19
第二节 僮、苗、瑶等民族的出现及其发展 ... 32
第二十七章 蒙古族的兴起及其发展 43
第一节 蒙古族的兴起 46
第二节 蒙古园的建立与扩张 60
第三节 忽必烈统一全国和元朝兴衰 79
第二十八章 蒙古族衰微及其经济文化 93
第一节 蒙古园的分裂和衰亡 93
第二节 蒙古族的社会经济 111
第三节 蒙古族的文化和习俗 127
1 学生应知民族知识
第二十五章 吐蕃
自9 世纪后半期,邻近汉地的吐蕃辖区爆发了一场
“末”起义;吐蕃统治的中心地区经历了为期近30 年之
久的奴隶平民大起义之后,吐蕃奴隶制的统治被彻底摧
毁。自 10 世纪起,吐蕃进入封建制社会;至 13 世纪初
叶,封建农奴制度在乌思(一作乌斯,或作卫,即今以
拉萨市为中心的地区)、藏(即今以日喀则市为中心的地
区)、阿里(一作纳里,即今阿里及迤西周边地区)等地
普遍确立,吐蕃社会向封建制过渡的过程,约经历了 300
年之久。在此期间,佛教以藏传佛教的形式得到了恢复
和发展,并相继形成诸多教派,各教派又往往与地方封
建割据势力紧密结合,成为吐蕃封建社会的突出特点。
同一时期,邻近汉地的原吐蕃辖区,也陆续兴起了一些
吐蕃族的地方封建势力,其中最富实力的是厮啰政权。
第一节 吐蕃封建割据的出现
一、吐蕃王室后裔与佛教复兴
被称作“邦金洛”的吐蕃奴隶平民大起义后,原吐
蕃辖区内未能形成较为统一的政权。原吐蕃王室后裔欧
松之子贝考赞,于公元895 年为起义军擒杀,其子尼玛
衮西逃泽布隆(今西藏自治区札达县)。尼玛衮三子分据
三地:长子日巴衮据玛域(今克什米尔列城),形成拉达
克王系;次子扎西德衮据普兰(西藏今县),是为普兰王
系;三子德祖衮据泽布隆,形成古格王系。三部分割据
势力,被称作“阿里三围”(阿里,藏语领域之意)。后,
2 学生应知民族知识
拉达克王系单独发展,普兰王系绝嗣,遂与古格王系合
而为一。
古格王系的德祖衮生二子,长子柯日继父位,后出
家为僧,取法名意希沃,让位与其弟松艾。松艾卒,传
位与其子拉德。其时,意希沃虽已出家,但仍左右古格
小王朝的朝政,力图恢复、发展佛教,曾资送民间聪颖
子弟去天竺(今印度)等地学习佛教经典,仁钦桑布
(958—1055)译师为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仁钦桑布曾先
后在摩揭陀(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迦湿弥罗(今克什
米尔)等地潜心学经,返回古格后,在意希沃建立的托
林寺(996 年建)内主持译经。古格王拉德为表彰仁钦
桑布译经的功绩,将辖区内普兰一带的协尔等三个地方
封赐给他,作为谿卡(即庄园),这是藏族古代史上有关
封建领主庄园的最早记载,时当公元 11 世纪初叶。
另一支吐蕃王室后裔永丹的六世孙意希坚赞据桑耶
(今西藏扎囊县)一带,自称“阿达”,意为领主,同
时,他又是著名的桑耶寺的寺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