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高考语文社科文复习第二次模拟试题8(附答案解析)
(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从乳白玉雕燕雏到凤
龙与凤,都是传说中的神奇动物,其实,那是原始氏族社会图腾崇拜的遗痕。现代学者经考证后认为凤是原始殷氏族的图腾。
这是个有趣的学术课题,这里要提及一件与此有关的玉
它,羽毛未丰,稚态可掬,似破壳未久,尚嗷嗷待哺。然而,它却伏胸展翅,躁动于故巢,急于效母燕飞翔钻天呢!这一寓动于静的艺术造型,原是殷人的一件玉雕佩饰,1976年出土于殷墟中。玉燕呈乳白色,然而,真燕上体却呈蓝黑色,前胸亦呈黑褐色。故而,燕子又被称为玄鸟,意为青黑色的鸟。殷人对玄鸟有着特殊的感情,那曾源于一个古老的神话传说:
相传,殷始祖契的母亲名叫简狄。简狄正同女伴在河中沐浴,忽有玄鸟飞过,有卵坠落,简狄吞吃了鸟卵而有孕,后生子契。契长大以后,任禹治水有功,被封于商,赐姓子氏。始
在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记录有这一故事,说“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同时,契也被称为“玄王”。这是殷人以鸟为图腾的最早的记载了。
最近半年个多世纪以来,学者们不断从多方面予以考证,也不断提出新的材料和证据。最早,当推闻一多教授,他曾从文献的角度,广泛加以考证,证明殷人以凤为图腾。其中,他引用了个有趣的例证,大意是说春秋末年,楚国哲学家老子
147
几年前,甲骨学家胡厚宣教授宣称,他在八片甲骨上找到十条卜辞,其中都将被殷人尊为高祖的王亥的“亥”字刻成从亥从鸟形,即在“亥”字之上刻一鸟。如将这些字依时序排列起来,其作为图腾崇拜的形象,如何从象形到字化,又如何由繁到简的衍变痕迹。依稀可见。这显然是殷人以凤鸟为图腾的新证。
凤鸟作为殷人的图腾形象,从种种迹象不难看出曾经1.文中举“乳白玉雕燕雏”事例的主要意图是( )
A.该文物珍贵,有很高的考古价值。 B.雕刻工艺高超,很有艺术感染力。
C. D.表达原始殷氏族对燕子的喜爱。2.下面不属于“凤是原始殷氏族的图腾”的论据的一项是( )
A.凤是传说中的神奇动物,现代学者认为它是原始殷氏族的图腾。
B简狄吞吃了玄鸟之卵而怀孕生契,契是殷的始祖,于是殷人对玄鸟有特殊的感情。
C.老子将孔子比之为凤,而孔子是殷人的后代。
D.甲骨文卜辞中将被殷人尊为高祖的王亥的“亥”字刻成了从亥从鸟形。3.对原文最后一段中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凤鸟作为殷人的图腾形象,经历了一个从抽
B.在简狄吞卵的传说中,凤是一只燕子;在青铜族徽、甲骨文卜辞中凤已成为了比较抽象的鸟。
C.在殷墟与燕雏同时出土的有只玉凤,是鸡、鹤、燕和孔雀形象的集合体。
D.凤被宣称为“百鸟之王”,是在人间出现了大一统的“帝王”之后,这时的鸟图腾已发展成为凤的形象。4.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经》中记载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其实写的就是简狄吞鸟卵而生契的神话传说。
B.闻一多先生、郭沫若先生从不同的角度考证,均得出了凤为殷人图
C.胡厚宣教授的研究将图腾从形象化为文字,由繁杂变得简单了。
D.作者认为从鸟图腾发展为凤的形象的过程中,可以看到民族、部落不断联盟、融合的残痕。
(八)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竹简《老子》与今本《老子》
《史记》载:老子著《道德经》五千言,西出函关谷,莫知所终。而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有春秋说,有战国说,有人主张人在春秋,书在战国;有学者认为,老子即老聃(den),老聃即周太史儋(d6n),因而老子即是太史儋。我考察郭店楚墓竹简《老子》的结果是,竹简(甲);又如梁启超在读了《史记》之后说:“前辈的老子八代孙和后辈的孔子十三代孙同时,未免不合情理”(乙)等,大致都可以在这一框架下获得合乎情理的解释。其实,所有这些混乱,皆根源于《老子》书的演变过程。当年太史儋将两个人的作品熔为一炉,久而久之,人们便很自然地①存前者而废后者,②把两位作者1.文中说“历史上有关争议……大致都可以在这一框架下获得合乎情理的解释”,根据这一框架,下面对甲、乙两处分别解释,合乎情理的一项是( )
A.甲:其实这正是从春秋末期到战国中期的时间
乙:实际情况是,老子的八代孙和孔子的十三代孙同时
B.甲:其实这正是从春秋末期到战国中期的时间
乙:实际情况是,太史儋的八代孙和孔子的十三代孙同时
C.甲:其实这正是从老聃到太史儋的时间
乙:实际情况是,
D.甲:其实这正是从老聃到太史儋的时间
乙:实际情况是,太史儋的八代孙和孔子的十三代孙同时2.文中①~④顺序已被打乱,按内在联系,其顺序应当是( )
A.③—②—④—①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