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诗歌鉴赏(附答案)3
(上海卷)(四)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第14-16题。(8分)
春江晚景
张九龄
江林皆秀发,云日复相鲜。
征路那①逢此,春心益渺然②。
兴来只自得,佳处莫能传。
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
[注]①那:同“哪”。②渺然:广阔辽远的样子。
14.与诗歌题目中“江”字直接照应的词语有“江林”“ ”和“客船”。(1分)
15.对本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诗用典与写实相结合,含蓄而又自然。
B.本诗以咏物为题材,脉络清晰而且顺畅。
C.颔联、颈联对仗工整,符合律诗的要求。
D.全诗的语言清新淡雅,又不失朴实之风。
16.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前两联是如何表达作者情感的。(4分)
(四)
14.津亭
15.D
16.本诗首联描绘了树木繁茂、落霞与夕阳交相辉映的春江晚景,色彩艳丽,含蓄地传达出作者喜悦的心情。颔联则直接抒发作者在征路上见到美景时喜出望外的心情。两联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四川卷)1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子 规【注】
[元]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
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
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
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
(1)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3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作用。解答这个字,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1)答案:“空”字既传神的描绘出贪夫卷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
(2)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形象的把握。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作者所选的意象——子规、贪夫、远客、锦水春残、楚天月光,都是为了一个目的,表达他的思乡难归。
【参考答案】
(2)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①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归人,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②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③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④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
(天津卷)14. 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8分)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 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 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 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1)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2分)
(2) 请自选角度赏析颈联。(3分)
(3) 尾联化用了陶渊明那句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志趣?(3分)
【解析】第(1)题考查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情况。赏析诗歌中的形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第(2)题考查诗句的赏析。其实对诗句的赏析,也要体现在对诗句中具体的字赏析。第(3)题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答案参考:(1)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2)修辞:对偶、借代 炼字:“逢”“忙” 色彩:“碧”“黄” 情感:喜爱之情
(3)采菊东篱下 率性自然 超凡脱俗
(全国新课标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思远人 晏几道
红叶黄花秋意晚,千里念行客。飞云过尽,归鸿无信,何处寄书得。 泪弹不尽临窗滴,就砚旋研墨。渐写到别来,此情深处,红笺为无色。
8.这首词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红叶黄花秋意晚”一句对表达这种感情有什么作用?(5分)
答:
8.【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能力。
【方法点拨】解答时要联系全词词句,联系题目、作者的情况,准确把握。从题目上可以看出(思远人),可以看出是一首思念怀人之作;在写法上,借秋景、飞云、归鸿等意象来表现这一情感。
【参考答案】这首词表达了对远方行人的深切思念。首句起兴,以红叶黄花染绘出深秋的特殊色调,渲染离别的悲凉气氛,增添对远方行人绵绵不尽的思念情怀。
9.“就砚旋研墨”与“临窗滴”有什么关系?“红笺为无色”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答:
9.【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方法点拨】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0年辽宁省大连市中考语文试题新人教版.doc
- 2010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每日一练(43-47).doc
- 2010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每日一练(38-42).doc
- 2010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每日一练(48-52).doc
- 2010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每日一练(53-57).doc
- 2010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每日一练(58-62).doc
- 2010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每日一练(67-72).doc
- 2010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每日一练(63-66).doc
- 2010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每日一练(73-77).doc
- 2010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每日一练(78-82).doc
- 2012年高考语文课堂基础复习题5(附答案解析).doc
- 2012新课标高考语文全国卷解析高三试题试卷-新课标人教版.doc
- 2012浙江省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高三试题试卷-新课标人教版.doc
- 2012浙江省高考语文试题解析高三试题试卷-新课标人教版.doc
- 2013传记复习精选试题.doc
- 2012高考作文预测题及解读高三试题试卷-新课标人教版.doc
- 2012苏北四市3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三试题试卷doc苏教版.doc
- 2013-2014年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doc
- 2013届上海市宝山区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doc
- 2013四川省高考语文试卷解析有解析高三试卷解析新课标人教版.doc
最近下载
- L1基础自动化系统的铁区MES的实现.docx VIP
- 2025年山东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生物真题及答案 - 副本 .pdf VIP
- PEMS相关模板(PEMS软件开发计划或开发生命周期&可编程医用电气系统(PEMS)检查文件清单).pdf VIP
- 旅游接待业 课件全套 第1--10章 旅游接待业导论---旅游接待业高质量发展.pptx
- 运维服务项目实施组织及管理措施.docx VIP
- 柔性器件材料与结构失效分析.pptx VIP
- IPC-9850中文版.doc
- 2025年四川自贡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装备解读报告.pptx
- 2024人教版PEP英语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含反思.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