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学案 师 说.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学案 师 说

课时跟踪检测(六)师 说 一、文言基础专练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庸:岂,难道 B.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耻:以……为耻 C.士大夫之族 族:贵族 D.作《师说》以贻之 贻:赠送 解析:选C 族:类。 2.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选A 都是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项,连词,表转折/连词,表承接;C项,介词,向/介词,表被动;D项,介词,相当于“于”/疑问语气词,相当于“……呢”。 3.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或师焉,或不焉 C.君子生非异也 D.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解析:选D A项,“受”同“授”;B项,“不”同“否”;C项,“生”同“性”。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古今意义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年十七,好古文 A.全不相同 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 D.①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解析:选A “学者”古义为“求学之人”,“传道”古义为“传授道理”,“众人”古义为“一般人”,“小学”古义为“小的方面学习”,“古文”古义为“两汉及其以前的散文”。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译文:   (2)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译文:    答案:(1)圣人之所以能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能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吧? (2)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则足以感到耻辱;以官大的人为师,则被认为近于谄媚。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师说》中韩愈以为子择师和自己不从师作对比,直接点明自己的态度,认为这样做,最终导致的结果是:        ,        。 (2)韩愈在《师说》中说明教师职责的句子是:    ,        。 (3)韩愈在《师说》中用“        ,        ”两句分析人们在学习中存在很多疑难问题的原因,并深深叹息。 答案:(1)小学而大遗 吾未见其明也 (2)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二、阅读理解专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相关题目。 欧阳君周文集序(节选) (唐)李贻孙  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①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汩没②之饥氓也。未知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唯恐不及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欧③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 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后生,推拔于寒素中,唯恐不及。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游娱燕飨,必召同席。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一命而卒,天其绝邪! 君于贻孙言旧故之分,于外氏为一家。故其属文之内名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道,泣拜请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eunk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