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宁波市畜牧业产业布局和建设规划20092012.doc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宁波市畜牧业产业布局和建设规划20092012

前 言   《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 号)指出,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畜牧业,对促进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农民收入,改善人们膳食结构,提高国民体质具有重要意义。国际经验表明,畜牧业占农业比重的高低,是一个国家农业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经过改革开放近30年来的发展,目前宁波市畜牧业产业化、组织化、品牌化和现代化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畜牧业已成为宁波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一大重要产业。但当前由于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宁波市畜牧业发展空间不断缩小,一大批养殖场面临关、停、拆、迁,新建养殖场也因用地问题而无法实施。与此同时,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总量的逐步递增,畜产品消费需求量不断增加,造成畜产品供求缺口越来越大。由于动物疫病等不可控因素制约,外调畜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畜产品对外依赖度过高,在多个方面对社会经济的稳定造成了威胁。   宁波市发展现代畜牧业的意义还体现在:宁波市要建设现代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发展现代畜牧业是一条重要途径。畜牧业是现代农业各产业中效益较高的产业,根据对近10年来宁波市规模猪场效益的测算,每亩土地的年均效益在3万元左右。此外,畜牧业又是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的重要一环。畜禽粪便是生产有机和绿色农产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生产资料。从宁波市农业发展趋势来看,发展有机或绿色农业不仅是不断满足城乡居民日益提高的优质农产品消费需求的需要,更是应对国际贸易壁垒、拓展国际农产品市场的有效手段。   基于上述原因,为有效保障宁波市畜产品供给,加快畜牧业和农业现代化发展,根据市政府的要求和统一部署,特编制本规划。本规划与《宁波生态市建设规划》、《宁波市农村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宁波市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分技术报告》和《宁波市农业产业布局规划》相衔接。规划编制基准年为2006年,以2010年和2015年畜产品需求为目标,主要从宁波市畜牧业发展的现实条件出发,提出了基本原则、发展目标、指导思想和总体布局框架,明确了2007-2010年期间重点建设项目,并对2010-2015年期间的畜牧建设主要项目进行了初步设计,最后提出了保障规范实施的政策措施。   一、畜牧业发展基础条件   (一)畜牧业生产现实水平及特点   近几年来,围绕可持续发展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目标,畜牧业已发展成为当前宁波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中的一大重要产业,为保障和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供应,增加农民收入,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1、畜产品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产业经济实力持续增强   近几年来宁波市主要畜产品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2006年全市肉类总产量达到13.7万吨,比2000 年的12. 3万吨增加了11.4%;蛋类总产量10.4万吨,比2000年的9.2万吨增加了13%;奶类总产量2万吨,比2000年的0.9万吨增加了122.2%。2006年全市畜牧业总产值达到33.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14.9%,比2000年的20.5亿元增加了61.5%。   2、生产结构不断优化,优势特色畜产品生产区域初步形成   按照“两稳定、两加快”的畜牧业结构调整思路(即稳定生猪和蛋禽生产,加快食草畜禽和水禽生产发展),奶牛、兔子、浙东白鹅等食草畜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2006年全市奶牛存栏5906头,比2000年增加了81.9%;兔子出栏112.6万只,比2000年增加了68.1%。各地同时围绕畜牧业资源条件和市场优势,以骨干企业和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为龙头,初步形成了鄞州、慈溪一带的优质生猪,慈溪、余姚一带的獭兔,镇海为主的长毛兔,奉化、宁海、镇海一带的蛋鸭,象山、奉化、余姚一带的浙东白鹅,慈溪、奉化和象山一带的蛋鸡,慈溪、宁海一带的蜜蜂,宁海土鸡和余姚优质家禽等优势畜禽产品。畜牧优势产业区域化的形成,对促进产业化发展和提高产业竞争力,带动农民发展生产和增加收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畜牧业科技应用水平日益提高,优势特色畜禽新品种领先全省   2006年生猪出栏率达到 200%左右,生产水平处于全国领先;长毛兔产毛量、蜂王浆产量、青壳蛋鸭产蛋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在种质资源方面,目前全市有种畜禽生产单位50多家,数量领先全省。浙东白鹅、岔路黑猪等地方品种和巨高长毛兔、镇海青壳蛋鸭、余姚番鸭、宁海土鸡四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畜禽品种在国内具有较高知名度,建成了国家级的奶牛胚胎移植中心,獭兔业生产水平也跃居国内领先。全市畜禽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种公猪良种比例达到99.9%,二元母猪比例超过90%,家禽良种比例达到96%以上。   4、畜牧业产业化发展成效显著,抗风险能力得到增强   通过多年来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发展,目前宁波市养猪规模场(户)出栏生猪占到全市总出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