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2012年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测试题4
(九)阅读下文,完成1~4题。 卷)
小 重 山
岳飞
昨夜寒蛩[注]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1.下列名句中为岳飞所写的一句是( )
A.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B.自许封侯在万里。有谁知,
C.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D.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2.词中所说的“心事”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词的主旨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人评岳飞词说:“一种壮怀能蕴藉(含蓄而不显露),诸君细读《小重山》。”请结合这首词所表达的感情,谈谈你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1.。句出自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其他为陆游等人的词句。2.希望抗金报国。岳飞“白首为功名”,这功名就是为抗金复国建功立业。可是当时的形势、环境,不允许他为抗金复国建立功名,知其“心事”者“少”。3.知音少,弦断有谁听?4.此词表现了立功不易、苦无知音的沉郁情怀,实质上与作者通常表现的豪迈雄健、慷慨激昂的精神相一致。前人对岳飞词的评论,其核心是“壮怀”和“蕴藉”这两个词。“壮怀”指词的内容,即表达的情感;后者指词的风格。如前所说,词中的“心事”是希望抗金报国。然而这种“壮怀”并不被理解
(十)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题目。 卷)
村 行
王禹僻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
B.第二联上下旬构成对
C.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
D.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界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2.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村美丽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
B.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
C.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
D.诗中通过情绪的陡然转折,表现了诗人深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的怀乡之情。答案与精析 1.B。王禹傅是北宋诗人。本诗写诗人因被贬而村行所见景色,抒发了怀乡之情。B项之错在于“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分析和“对比”之说。诗人起笔在动态中写景,马穿过黄菊夹道的山径,有色有香。诗人“信马悠悠”是因为贪看景色“野兴长”。颔联由下而上地写景。“万壑有声”是暗写流水淙淙,用一“含”字,写出声从壑出,“晚”点明时间,又呼应“斜阳”。“数峰无语”是人因景色可爱而对山忘言。上句“有声”衬托“无语”之静,显示出人与自然的融合。五、六两旬描写行道所见美景,色彩鲜明,丰收在望,令人流连。然后笔锋陡转,在一问
2.D。A项实际是分析全诗主旨,但它以偏概全;B项也是以偏概全;c项“渗透”之说不当。诗中先说“信马悠悠野兴长”,后又说“吟余忽惆怅”。
(十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 卷)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_____________;这两首都是抒发_____________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与精析1.体裁是五言绝句。都抒发了思乡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 2.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十二)阅读下面的两首诗,完成题目。 卷)
过华清宫
(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