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处在博士班的一年级犹如
龜兔賽跑進化到蜜蜂釀蜜?可能嗎?
周佳燁
5/12/2005
生物科學史
階段報告二
撰文初衷
處在博士班的一年級下學期春夏相交之時,猶如一腳踏進所謂的“科學” 大門之內來“學習” (因為不知是否真的是在學習, 還是仍如以往的只是啃知識地在學習,所以加上引號), 而另一腳則在門外觀望, 以門外漢的角度反問自己為何要來唸博士班, 動機在哪?! 是為工作的需要, 幫助自己工作上的優勢, 或是因真正瞭解到科學的意義, 感受到科學的魅力與其無遠弗屆的power, 所以決定將時間精力致力於其中? 再者雖然“做研究”或“進行實驗”對於博士班或學術生涯來說似乎是“理所當然”的必有步驟或要素, 但自己是否真瞭解或信仰“實驗”的重要性? 是否真覺需有“實驗”才是所謂的“科學”? 而更實際的一個問題即是:在一次的專題討論中一位老師勉勵博士班學生要能學習蜜蜂採蜜、吸收咀嚼、然後能轉化出珍貴的蜂蜜; 只是, 過去二十幾年讀書的日子裏向來只知道龜兔賽跑故事裡勉勵人的勤勉道理, 並盡量以此努力之; 眼前乍聞蜂蜜釀蜜勉人產出屬於自己見解的功力, 心中不禁疑惑或擔心:龜兔賽跑進化到蜜蜂釀蜜?可能嗎?我做得到嗎?
總而言之, 雖然這是一份該交的報告, 但是希望藉此作為一個檢視自己面對科學的內心聲音為何? 以幫助自己釐清自己為何要唸博士班, 是否要投入科學的行列, 自己是否體認到進行實驗的必要性與其重要性, 甚至是自己會不會因真心認識到科學的偉大而期待能宣稱自己是在做研究, 樂於進行科學探索? 而在敘述這樣的議題時, 自己內心是感到踏實地知自己所言為何以及為何言此, 還是心虛不知所忙/盲為何?! 同時也希望藉此探究該自我勉勵或實踐的科學精神, 科學態度, 或科學理念應為何? 我想思考這些不一定馬上即會有解答的問題能幫助自己多一些訊息與體會而使自己心中能有定見: 更篤定踏實地決定要雙腳齊步邁進這科學的大門, 或採門內門外風光齊觀賞之姿不管目的地地欣賞沿途之景, 或者是很清楚明瞭地知道此處不是我安身立命之處因此要自知自己還是應盡早啟程, 另尋適於自己的一片天地?!
當然不可能在此一個簡短的報告中即可探尋道所有問題的解答, 只不過是藉此機會提供自己思索、反思等的機會; 雖然, 不能也無法期望藉由這樣一個報告的反思, 就能讓自己心中早已習以為常的“思考架構”得到徹底改裝或重建, 但至少可藉此讓自己心中的那個“思考架構”能夠被撐開一點,被擴充一下其範圍或深度, 就像放久了沒用的黏土或陶土變僵硬了, 無法為藝術家雕刻, 因此需要拿出來敲一敲, 揉一揉才能增進其柔軟度或其彈性, 如此才能避免自己深陷於自己習以為常的窠臼中.
檢視的切入點:“實證科學”
在此階段的課程主題乃是“實證科學的…”, 所以初步簡略地檢視這其中所牽涉到的「科學」 與以講求已有研究結果/證據為基礎的「實證科學」; 連帶地, 也應檢視能產生“研究結果/證據”的「實驗」. 何謂科學?在過去二十年左右並未認真想過或探索過, 似乎毫不思索的接受“科學就是從具體、複雜、多樣的現象背後找出共同的原理, 再從原理中解釋、說明、預言更多的現象” (劉里遠, 2004)。 實驗哲學家培根認為:科學就是力量(劉里遠, 2004)。科學的要素是什麼?有無其他元素? 為何要進行科學? 值得投入嗎? 我要投入嗎? 非得要投入? 因為有機會所以投入?會主動立志“我要投入”? 人類生活中一定要有科學嗎?沒有會如何?當與科學有關時, 似乎不自覺地該人事物會被認為好像是比較厲害或優越的?比較科學是自然而然出現在生活中或是刻意學來的? 有無別於傳統科學的另類科學? 有無其他更好的方法?
一定要有數據, 結果, 有實驗驗證或證據的才可信? 只要是有數據或有顯著結果的論述就都要接受相信嗎? 有無反例?沒有數據、沒有證據、或看不到的就不是真的了嗎? 如中國人講究的「氣」、「緣分」、中醫、宗教信仰,甚至是作為科學基礎的哲學論述不都是難以提出數據或證據的而只是概念上的論述嗎? 但相信世界上還是有很多人是能接受、體驗過、或甚至是非常篤信有所謂的「氣」、「緣分」、中醫、或有其各人的宗教信仰, 不是嗎?還是氣、中醫、中藥有其獨自的特性, 就應以其適合各自的方式/ 傳統延續下去, 才能保有自己的特性與樣貌,而不需講求所謂的科學化或證據化? 如同原住民該保有其原有珍貴的文化, 而不是如同過去的一味漢化而抹滅其自身珍貴之處導致後代子孫也看不到或不肯定原住民自身文化的寶貴, 忘了原住民的?珍貴就因其保有自身與漢人文化或平地文化迥然不同的原有的特色才顯出原住民文化的特別, 不是嗎?
另外, 為何只刊登有“顯著”結果的實驗研究? 若有嚴謹的方法而發現結果是沒有“顯著”的實驗結果不也是 Truth 的一部份嗎(雖然有顯著結果的報導較能有直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