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学-长春中医药大学.ppt

  1. 1、本文档共10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方剂学-长春中医药大学

方剂学 长春中医药大学 方剂教研室 绪 言 1、方剂的概念: 方剂是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根据病情需要,按着一定的组成原则,选择适当的药物,确定合适的剂量,配伍一定的剂型,说明服法,用于临床治病的药方。 2、方剂学的概念 方剂学是研究并阐明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运用的一门学科。 方剂学的学习方法: 1、紧密联系已学各科知识。 2、正确处理理解和记忆的关系。 3、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4、背诵一定数量的方歌。 5、加强预习和及时复习。 6、掌握遣药组方的规律。 上篇 总 论 第一章 方剂学发展简史 一、起源 夏商时期:最早在皇甫谧《针灸甲乙经》中有“伊尹制汤液”的记载。 二、形成 战国时期 《五十二病方》: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 《黄帝内经》: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的经典著作。 《黄帝内经》对方剂的贡献: 载方13首:《素问》8首,《灵枢》5首。 剂型:汤、丸、散等六个剂型。 理论论述:提出了辨证、立法、处方、配伍、禁忌等理论。 提出组成原则:“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 提出了七种:大、小、缓、急、奇、偶、重。 三、正式成熟 汉代 《治百病方》:本书载方36首,比《五十二病方》有了很大的改进。 《伤寒杂病论》 ——东汉·张机(仲景)著 本书是在《黄帝内经》、《难经》等著作的基础上,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理论,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经验而著成。 《伤寒杂病论》 对方剂的贡献 载方314首,后人称本书为“方书之祖”,认为本书所载之方为“经方”。 以脉证并治来统括方剂,融理、法、方、药为一体。 更重要的是把方剂正式纳入了辨证施治的轨道。 为方剂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书在方剂的组成和加减变化上,已经有了严谨的法度;在因证立法、以法制方、遣方用药上,更具有较完整的方剂学的知识,剂型亦较完备,给后世医学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四、发展 (一)、两晋南北朝 特点:1、大量方书陆续出现 《肘后方》晋·葛洪著 特点是简、廉、验 刘涓子《鬼遗方》 《小品方》、《深师方》等 2、提出了“十种”:即宣、通、补、泄、轻、重、滑、涩、燥、湿。后人演化为“十剂”。 (二)、唐代 特点:医学类书的出现。 《备急千金要方》唐·孙思邈。载方5300首,共分30卷,232门。 《千金翼方》唐·孙思邈 本书作为《备急千金要方》的补充,载方2900首。 《外台秘要》唐·王焘 本书汇集了已散失的前代大量医著,如:《范汪方》、《崔氏方》、《小品方》、《深师方》、《许仁则方》、《张文仲方》等等。所作论述意义注明出处,态度严谨,是最早注明资料来源的医书。全书分40卷,载方6000余首,先有论,后有方。 (三)、宋元时期 特点: 1、方剂有向繁多方向发展的趋势。 《太平圣惠方》宋·王怀隐等编著。全书100卷,分1767门,载方16834首,是一部具有理、法、方、药丰富内容的方书。 《圣济总录》北宋末年,政府组织广泛收集历代方书记民间方药,历史七年编写而成。载方2万余首(历代方药被囊括无遗),但是由于本书方剂罗列太多,过于庞杂,医生往往无所适从,这样就把治病变成了试方的手段,这边十本书的缺点。 2、有博反简的趋势。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简称《三因方》)——宋·陈言著 《济生方》宋·严用和(子礼)载方450首,都是作者晚年本身试用过,而且认为有效的方剂。 3、局方盛行。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本书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制的成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局方。 4、方始有解 《伤寒方药明理论》 ——金宋·成无己 本书论述了20首伤寒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专门剖析方剂理论的专著,开后世方论的先河,把方剂理论推倒了一个新的阶段。 “金元四大家”的兴起 刘完素(河间):病机重视火和热,用药偏寒凉,称为寒凉派。代表著作《宣明伦方》。 张从正(子和):主张用汗、吐、下三法,称为攻下派。代表著作《儒门事亲》、《经验方》等。 朱震亨(丹溪):主要观点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称为滋阴派。代表著作《丹溪心法》、《局方发挥》等。 李杲(东垣):重视脏腑辨证,称为补土派。代表著作《脾胃论》、《东垣试效方》等。著名方剂:补中益气汤(治疗脾胃气血不足,血虚生热之病证),被誉为甘温除热的代表方剂。 (四)、明清时期 特点:1、出现了我国古代有史以来最大的一部方书(方剂大典) 《普济方》明·朱橚 载方6万余首(61739首),本书不仅有历史价值,而且有实用价值。 2、出现了注释医书的专著 (1)《医方考》明·吴崑 载方700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