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届高三物理复习课件(浙江用)第14章第3讲_与力相关的实验
*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探究弹簧的伸长与弹力的关系 二、实验步骤 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 2.测出弹簧的原长 3.在弹簧下挂钩码,依次增加钩码的个数(如图示) 4.记录各次所挂钩码的重量和所对应的弹簧的长度 三、数据处理 1.依次算出弹簧下挂不同钩码时,所对应的弹簧的伸长量 2.画出弹力F随伸长量x变化的关系曲线 四、结论 弹簧弹力F与伸长量成正比 实验三: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是高中物理新课标(必修1)新增加的探究实验,目的是用等效的思想(即合力产生的效果与几个分力产生的效果相同),来探究几个力的合成,进而得到平行四边形定则. 实验四: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即物体的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作用力一定时,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 本实验第一部分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m的大小,测出相应的a,验证a与F的关系;第二部分保持m不变,改变M的大小,测出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验证a与M的关系. 建立坐标系,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横坐标表示力,在坐标系上描点,画出相应的图线以验证a与F的关系.在验证a与M的关系时,作图时应将横轴用1/M表示,这样才能使图象更直观. 一、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例1、(2009·广东理科基础)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14-3-1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a的原长比b的长 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 度成正比 图14-3-1 解析: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劲度系数,可知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B正确C错误;与l的截距表示原长,则a的原长比b的短,A错.显然弹力与弹簧长度不成正比,D错.答案为B。 变式训练1、某同学和你一起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并测弹簧的劲度系数k.做法是先将待测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并使弹簧另一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自然下垂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0,弹簧下端挂一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1;弹簧下端挂两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2…挂七个50g的砝码时,指针指示的刻度数值记作L7. ①下表记录的是该同学已测出的6个值,其中有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②实验中,L3和L7两个值还没有测定,请你根据图14-3-2将这两个测量值填入记录表中. 12.1 10.3 8.60 5.10 3.40 1.70 刻度数值/cm L7 L6 L5 L4 L3 L2 L1 L0 代表符号 图14-3-2 ③为充分利用测量数据,该同学将所测得的数值按如下方法逐一求差,分别计算出了三个差值: d1=L4-L0=6.90cm,d2= L5-L1=6.90cm,d3=L6-L2=7.00cm 请你给出第四个差值:d4=________=_______cm. ④根据以上差值,可以求出每增加50g砝码的弹簧平均伸长量ΔL、ΔL用d1、d2、d3、d4表示的式子为:ΔL=______,代入数据解得ΔL=_______cm. ⑤计算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g取9.8m/s2) 解析:读数时应估读一位,所以其中L5、L6两个数值在记录时有误.根据实验原理可得后面几问的结果.①L5;L6 ②6.85(6.84~6.86);14.05(14.04~14.06) ③L7-L3;7.20(7.18~7.22) ;1.75 ⑤28.00 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例2、(2010·广东联考)在“探究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另一端系着绳套B、C(用来连接弹簧测力计).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 ①在实验中,如果只将细绳换成橡皮筋,其他步骤没有改变,那么实验结果是否会发生变化? 答:________.(选填“变”或“不变”) 不变 ②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 A.理想实验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变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解析:①不变 ②B B 变式训练2、(2009·山东卷)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 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 皮筋连接,结点为O,将第三条橡 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2届物理高考二轮复习备考:备战2012新高考--2012年湖北新课程高考备考策略思考.ppt
- 2012届福建鲁科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物理:第10章第1课时_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楞次定律(素质训练).ppt
- 2012届福建鲁科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物理:第10章第1课时_电磁感应现象、磁通量、楞次定律.ppt
- 2012届福建鲁科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物理:第10章第3课时_电磁感应现象的综合应用.ppt
- 2012届福建鲁科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物理:第10章第2课时_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ppt
- 2012届福建鲁科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物理:第10章第4课时_自感、涡流、电磁感应的图象.ppt
- 2012届福建鲁科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物理:第11章_第4课时_衍射和干涉_多普勒效应.ppt
- 2012届福建鲁科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物理:第10章第3课时_电磁感应现象的综合应用(素质训练).ppt
- 2012届福建鲁科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物理:第10章第4课时_自感、涡流、电磁感应的图象(素质训练).ppt
- 2012届福建鲁科版学海导航新课标高中总复习(第1轮)物理:第11章第4课时_实验与探究:传感器的简单使用.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