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的的教案.docVIP

虞美人的的教案.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 案 课题:虞美人 授课对象 课 时 教 学 目标 知识与 技能 1.了解词的基本知识。2.把握词人李煜及其作品创作风格。 过程与 方法 1. 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2.语言品味的过程中把握其艺术技巧,提高词的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 价值观 借李煜词作了解其怀抱“赤子之心”作“天真之词”的特色,深刻地体会其亡国之恨,故国之思。? 重 点 如何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难 点 把握艺术技巧,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诵读法、师生相互质疑、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内容 教学活动及时长安排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 前人吊李后主诗云:“作个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亡国之君,没有什么好说的,可是作为一代词人,他给后代留下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血泪文字,千古传诵不衰。《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人所熟知的一篇,它也是李煜的绝命词。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李煜的绝命词《虞美人》。(投影显示相关片断) 二、简介词的基本知识 1. 提问学生:什么是词?它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2.教师补充: “词”又称“诗余”、“曲子词”、“长短句”, 词按字数的多少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58字以内为小令,59-90字为中调,91字以上则为长调。(多媒体显示词的相关知识) 三、简介作者 1.学生代表简介。 2.教师补充:李煜,世称南唐李后主,人多称之为李后主,他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词人。李煜的前半生,是南唐的国君,过着奢华的生活。词的题材狭窄,无非是表现宫廷生活、男女恋情或者离愁别恨。亡国后,词多数是写思乡之情、亡国之恨,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虞美人》就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首。(多媒体显示作者简介) 四、简介作品 1.学生参考注解。 2.教师补充:《虞美人》是南唐李后主的代表作,写于李煜被俘之后,软禁在宋都汴京期间。李煜从皇帝变成了囚徒,他的命运发生了巨大的逆转,于是深沉的故国之思、浓厚的人生感慨在他的词中自然流露出来。他以赤子之心写惨痛的国破家亡之痛,写出了一种通向宇宙人生的普遍悲剧情感。(多媒体显示作品简介) 五、朗读 1.学生初读全词,感知情感。(自由朗读) 2.学生代表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代表点评,老师作出相关的指导。(个别展示、师生点评) (1)语调、语速方面。这首词的整体情感基调是无限悲哀伤感。诵读时语调要低沉、慢速,要以一种长叹的语气读出来。如:“知多少”宜放慢语速,“昨夜”后停顿延长,“向东流”声音要延长等。 (2)节奏方面。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重读、轻读方面。朗读时通过语音的顿挫、凝滞表现巨大的悲哀。如:“几多”“一江”要重读,“愁”“春水”要轻读。 3.老师范读,学生集体朗读。(示范读、集体朗读) 六、把握文意,质疑解惑 1.学生结合课本注解在小组内一边讨论词的字面意思,一边举手质疑。 2.师生共同释疑,整体把握文意。 七、品味、探究 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 1.“春花秋月”是美景,作者为什么要追问它“何时了”? (1)小组内交流,各抒己见。 (2)小组代表发言。 (3)教师补充:李煜亡国后,过着囚徒般的生活,所以对生活感到绝望,从而对花谢花开、月圆月缺感到厌烦,希望这一切都结束。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所具体指的是什么? (1)组内交流,代表发言。 (2)教师补充:“往事”是指锦衣玉食、后宫佳丽、国君的尊荣富贵的生活;也指精神上的欢乐、尊严、自由及生存的安全感。 3.前六句运用了什么手法来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由学生讨论发言。 (2)教师点评后板书:????? ????? 宇宙之永恒不变 “何时了”——“又东风”——“应犹在” ????????? ①对比手法? 人生之短暂无常 “往事知多少”——“不堪回首”——“朱颜改” ②情感:写出了词人作为一位亡国之君面对物是人非,复国之梦难圆的无限怅恨之情。 4.“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它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感?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1)激发学生思考,小组内讨论,发言。(老师一边巡堂,一边启发学生分析意象的特 征体会意境。) (2)教师点评并板书:?????????????? 愁思恰如春水汪洋恣肆,一泻千里 ①方法:以水喻愁 ?????????? (比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②情感:作为一位亡国之君,李煜过着屈辱的生活,人生的愁思,故国灭亡之恨,让他 心潮起伏,忧思难平。这种有如滔滔江水,一泻千里,绵绵无尽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