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审视中西比较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pdfVIP

重新审视中西比较史-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书评与文评 · 重新审视中西比较史 ———《大分流 :欧洲 、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述评    史建云 一 、标新立异《大分流》 ( ) 美国学者彭慕兰 Kennet h Pomeranz 的新著《大分流 : 欧洲 , 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一经出版 , 即在学术界引起轰动 , 200 1 年获得美国历史学会的费正清奖和世界历史学会年度奖 ,在 国外 ,围绕着这本书和其他一些对中国史和世界史进行再评价的 史学新著开展过多次讨论 ,在中国 ,这本书也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 关注 。 何谓大分流 ? 大分流的英文原文是“Great Divergence ”,它有 多种译法 , 已见之于报章的就有大分流 、大分岔、大歧变 、大裂变 等 ,译者在听取学术界同仁意见后最终选定了“大分流”。18 世纪 在西欧发生的工业革命 ,可以说彻底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 ,也 彻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 。这是一个不争的历史事实 。为什么工业 革命发生在西欧 ,西欧有什么独特的内生优势导致了工业革命 ,史 本书由笔者翻译 ,即将由江苏人民出版社作为“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的一种出版 。 ·198 · 重新审视中西比较史 学家们对这一问题一直有极大兴趣 。这还不仅是一个历史研究中 的学术问题 ,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 ,对当代世界 ,特别是对第三世 界国家的经济发展会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所以它也是经济学家们 以至政治家们感兴趣的重大课题 。这一课题多年来的研究成果不 可胜数 。美国加州大学的彭慕兰教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收集了 形形色色的西欧中心论观点 ,将它们分门别类 ,逐项进行区域性的 比较分析 ,最后得出了一个标新立异的结论 : 18 世纪以前 ,东西方 走在一条大致相同的发展道路上 ,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完全为 西方自己独有的内生优势 ; 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 ,历史来到了一个 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 ,分道扬镳 ,距离越来越大 。造 成这种背离的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 ,一是英国 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 。作者把这个分道扬镳的过程称之为“大分 流”,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说明 ,为什么东西方会在 18 、19 世纪之 交发生分流 ,为什么东西方恰在这个时刻才发生分流 ? 该书正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的标题是 :“无数令人惊异 的相似之处”。英文原文为“A World of Surp rising Resemblances”。 这句话也可以译成“一个由令人惊异的相似性构成的世界”。作者 在这里正是要告诉我们 ,东西方曾经有过数不清的相似之处 , 由于 它们太相似 , 以至 18 世纪的东西方看起来实际上是沿着相同道路 前进的一个世界 ,而不是像 19 世纪以后那样表现出明显的分离 。 当然 ,这个世界并不是统一的 ,正相反 ,它是多元的 ,没有一个占支 配地位的经济中心 。它的相似性表现在 ,一些主要的经济核心区 , 如欧洲的英格兰 , 中国的江南和岭南 , 日本的畿内, 曾经各 自独立 地走上一条相似的道路 ,达到了大致相当的发展水平 。在这些相 似因素中包括了人口、资本积累和技术对发展可能产生的影响 ,包 括了欧洲和亚洲的市场经济 , 中国和西欧的土地市场以及对土地 利用的限制 ,劳动体系 ,人 口迁移 、市场和制度 ,农产品市场 ,农村 ·199 · 《近代史研究》2003 年第 3 期 工业和副业活动 , 中国和欧洲的家庭劳动 ,还有引起争议的“内卷” 与“勤劳革命”。认真阅读对这些相似性的分析 ,会发现在作者的 眼中 ,它们不仅是相似 ,在很多方面 ,作者实际认为 ,东方多多少少 要优于西方 。惟一的例外是英国煤矿有着幸运的地理位置和地质 状况 ,而这既使英格兰获得了充足的动力能

文档评论(0)

wangsux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