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法律期刊.docVIP

近代法律期刊.doc

此“司法”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法律期刊.txt6宽容润滑了彼此的关系,消除了彼此的隔阂,扫清了彼此的顾忌,增进了彼此的了解。WWW.LEGAL-HISTORY.NET 法律史学术网 加入收藏 返回首页 联系我们 帮助中心 滚 动 播 报 · 洪范学术论坛第12期《“百年法律移植/继受利弊得失”台湾学者三人谈》 · 法律史学科召开08级、09级硕士研究生大会 · 法律文化研究院“李庄案与中国法治”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 洪范学术论坛第十一期:李庄案的法律思辨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律文化研究院即将举办“李庄案”系列学术研讨活动 · 窗前湖水堂前书——2008级法律史硕士研究生读书会侧记 · 法律史专业师生赴荆州搜集档案、族谱和碑刻资料 · 范忠信教授《法律信仰危机:原因与救治》学术讲座 · 湖北法律文化研究会第三届年会 · 法律史专业《古代法》读书交流会 · … 更多 用户名: 密 码: 友情链接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法律思想网 · 北大法律信息网 · 法制史研究 · 正来学堂 · 开放时代 · 中国法律文化网 · 法律史学网 · 法史网 · 史学评论网 · 中华法律文化网 · 中评网 · 中国法学网 · 孔子2000 · 学术批评网 · 中国研究服务中心 · 清华法学 · 中国公法评论网 · 环境法研究网 · 历史千年网 法史文库文章区 作者:王健 说说近代中国的法律期刊 发表时间:2006-2-24 阅读次数:1805 《法律科学》自创刊以迄于今,荏苒二十载。适逢该刊20周岁生日之际,遵主编韩松教授命的嘱托,我想就以法律期刊这一话题,粗疏地描述一下近代中国法律期刊方面的一些情况,藉以表达个人对这份在多年苦心经营当中声誉日隆的法学刊物的纪念之情与诚挚祝愿,并希望对法律期刊本身及其家世的研究,能够引起更多人们的兴味与关注,因为,尽管我们这些跟法学打交道的人自接触这个专业的一开始,就跟各类法律期刊结下不解之缘,乃至终生相伴,成为支撑职业生涯和凝聚职业共同体最重要之媒介,可是至今我们对它的身世大都还不甚了了;我相信:寻求21世纪中国法学的创新之路,当植基于坚实的“接着说”的工作。 从一般的报刊史上我们知道,期刊在中国的出现,始于19世纪初期基督教新教传教士东来之后打通中西文字、传播福音的一系列文化活动的这一背景。如果按照在华境内创办的载有欧美政法信息的系列出版物这个标准来算的话,普鲁士传教士郭实腊1833年在广州(后在新加坡)创办的《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Eastern Western Magazine),可称得上是近代中国法律期刊之嚆矢。该刊曾连篇累牍地发表过反映欧美各国的政治情势与法制概况、英美的议会制度、“自主之理”、司法制度及狱政及其改革方面的文章或消息报道,无论就(政法)主题之突出、抑或内容之丰富而详细,它不仅超过了此前英人在南洋等地已经用中文出版的《察世俗每月统记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1815-1821年马六甲,主编米怜)、《特选撮要每月记传》(A Monthly Record of Important Selections,1823-1826年巴达维亚,主编麦都思)和《天下新闻》(Universal Gazette,1828-1829年马六甲,主编吉德)这三种最早著名的期刊;甚至也超过了鸦片战争以后半个多世纪里,仍由欧美传教士所办的几种期刊,如理雅阁的《遐迩贯珍》(1853-1856,香港)、玛高温的《中外新报》(1854-1857,宁波)、伟烈亚力的《六合丛谈》(1857-1858,上海)等。 1874年,在原有《教会新报》出满百期基础上更名出版的《万国公报》(1907年底停办,上海),介绍和传播了当时最丰富的西学、西政知识,里面的社说评议政治和中外时事,并译介西方政论及伦理学说。花之安的《国政要论》、《自西徂东》、《富国要策》,林乐知的《译民主国与各国章程及公议堂解》等著名篇章,最初都是在《万国公报》上面连载,后又由广学会单本印行的。该刊的影响力非同寻常,时全国的督抚衙门里多有订阅。甲午战争后,该刊旨趣更是转为“不变法不能救中国”这一指向,对国人政治意识的激变,起过特别重要的作用。不过,综观19世纪由传教士所办的各类新式刊物中,政治法律之学往往只作为刊物的一部分内容予以反映,或混杂于一般社会学说之中,尚未形成单独的编纂物。因此,严格说来,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