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嵩楼与其历代吟咏.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望嵩楼及其历代吟咏 汝州历来为形胜之地,明《(正德)汝州志》卷之一“形胜”云:“面环汝水,背负嵩山,左控襄许之饶,右联伊洛之秀,霜露以时,风气得正,乃中州名郡也。”(上海古籍书店《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本望嵩楼又叫汝州郡楼为汝州州衙后花园里的景楼,是官方接待名人、上级官员的地方唐、宋、金、元时期与黄鹤楼、岳阳楼齐名,有江北第一楼的美称嘉祐四年(1059)庄公岳)望嵩楼建于唐代,《正德汝州志》记望嵩楼“传刘禹锡为刺史时所建”。从目前掌握的材料来看,刘禹锡的。刘禹锡大和八年(834年)任汝州刺史,第二年改任同州刺史。刘禹锡在汝州任职期间曾在望嵩楼上接待当朝宰相牛孺,临别牛孺《席上赠刘梦得》粉署为郎四十春,今来名辈更无人。休论世上升沉事,且斗樽前见在身。珠玉会应成咳唾,山川犹觉露精神。莫嫌恃酒轻言语,曾把文章谒后尘。《全唐诗》466);也曾在望嵩楼送别好友在楼壁上题写了《送寥参谋东游二首》九陌逢君又别离,行云别鹤本无期。望嵩楼上忽相见,看过花开花落时。繁花落尽君辞去,绿草垂杨引征路。东道诸侯皆故人,留连必是多情处。《全唐诗》365)。望嵩楼最早的诗是中唐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李益的《上汝州郡楼》黄昏鼓角似边州,三十年前上此楼。今日山川对垂泪,伤心不独为悲秋《全唐诗》第283卷大约写于唐德宗贞元二十年公元804李益五十七岁时,由此上溯三十年,其第一次登郡楼大致在他登进士第后做华州郑县簿尉期间公元774年公元805年,时任户部员外郎的胡证来到汝州,登望嵩楼后写下了《北楼晚望少室》。刘禹锡汝州刺史时望嵩楼宋代汝州为京城辅州,政治经济文化得长足发展,望嵩楼园林。1013年,翰林学士杨亿以秘书监身份任汝州知州。杨亿离任后,继任将在汝州期间作百余篇诗作刻石,在望嵩楼内建亭纪念,曰“思贤亭”。庆历六年(1046),名相王旦之子王素任汝州知州。此时因汝州连年多雨,望嵩楼的池塘被淤平,流经州衙的河水从东墙石洞流进城壕沟,加上州制钱局也排污水于壕沟,污水就从壕沟溢出流向低处,形成了一个大的污水坑,影响州衙及居民的生活。王素上任后,就着手污水治理工作。将望嵩楼院内池塘里的淤泥集中到塘内,形成湖心岛,在上面植树种草,形成了后来的“太史洲”。对州衙外壕沟的一段扩宽成五边形的储水湖,湖岸有高五尺、长两千步的湖堤。堤岸广植树木,林荫蔽日,湖周围修建了30多个景点,游人摩肩接踵遍及堤岸。因王素德才兼备,又作过史官,就将湖命名为太史湖。公元1068年,宰相郑国公富弼来汝州疗养,兼汝州通判。喜欢楸树的富弼就在州衙和后花园内植楸树,楸树成为汝州的风景树受到州人的喜欢和推广。富弼平易近人,常与州人在后花园内搞娱乐活动,活动的地方后人叫郑公“聚乐台”,成为望嵩楼园林一景。他住过的地方叫郑公堂,是望嵩楼院内的另一景观。宋神宗元丰年间(1077-1085),曾对望嵩楼进行一次大修,知府将军李公以《修望嵩楼》诗《正德汝州志》大观元年(1107),王寀任汝州知州年后的十二法帖刻石完工,初放州衙坐啸堂,后嵌放望嵩楼一楼汝帖》是王寀收集了自夏朝至五代的金文及名家书法汇集刻制而成的丛帖,丛帖按中国书法史的发展顺序,以史籀、金文、篆、隶、楷、行、草编次,分刻在110公分长、40公分宽的12块石碑上。曾任河南巡抚的清朝碑帖学家毕秋帆在他的《中州金石考》中称赞《汝帖》“真宋室之鸿宝也”。清代诗人孙灏《汝帖》“望嵩楼高高入云,旧藏汝帖天下闻。松煤拓纸岁万本,官司厌苦征求纷。楼瓦飘零碑坠地,过眼烟云等闲弃。谁从灰烬拾遗珍,石烂犹存古文字。”《正德汝州志》。金兴定初(1217),汝州防御使在望嵩楼院内塘北修了亭子,虚舟亭。兴定五年(12)八月,永平进士赵思文任汝州防御使《虚舟亭记》《金史》123记载,金末,权汝州防御使、行帅府事梁皋在望嵩楼上借饮宴为名毒死金哀宗近侍张天赐皋馆天锡于望楼,隐毒于食,天锡遂中毒而死。说明这里仍是接待达官贵人的地方。宋、金不断修缮望嵩楼周围太史洲辛夷山、莲花玩月湖、众乐台,岘山、乐山、思贤、忘饥、致雨、香远、虚舟、淩波、环流等九个亭子,竹林、楸林、石桥、水榭等二十多个景点,元朝统治汝州136年,没有望嵩楼修缮的记录。部尚公文集序至元丙子夏五月予考河南道出汝望下宿迹所汝海虚舟者烟老然存因得防公亭壁倚杖披者之令人想承平官府之盛秋集卷四十二元代汝州南阳府至元二十年(1283)尚野任汝州判官,在汝任职八年。尚野《望嵩楼记》南阳知府王伯坚来汝州劝农,登上望嵩楼,,登楼观景可以乐饥。从尚野的《望嵩楼记》可以看出,此时望嵩楼大部分景观已被破坏,只能从碑刻中辨知景点望嵩楼尚野称其“若有神物为之护持”(明《正德汝州志》。《嵩楼》《正德汝州志》元代诗人程明德有《登望嵩楼》七绝诗四首:黄鹿驿骑畏途间,看尽嵩高一带山。重汝阳贤牧守,危楼古帖莫残。明《正德汝州志》说明元望嵩楼已是危楼,汝帖还在楼内。

文档评论(0)

bokegoo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