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名家小品示例分析
名家小品示例分析
?
1、陈忠康的小品
?
?陈忠康是怎么写小品的呢? 以最普通的方式安排章法,这是陈忠康比较显著的一个特点。如图所示,他只是一行一行的把内容写下来,一般的是7行,每行11---13个字,然后落款。或许大家觉得这种章法没有什么稀奇之处,是的,有时候最简单的恰恰是最复杂的。在不经意间,陈忠康靠的是功夫,靠的是几乎每个字都可以做字范的功夫。不是有这么一句话嘛“简单永远都是大方的!”
?
如图所示,陈忠康这种章法不常见。他是将两个内容分成两块,以楷书做标题示之。虽然两个内容都写成了三行,但是第二个内容和落款连接起来,于是在空间上就形成了左边四行、右边三行的视觉感觉,这样正好打破了中间等分的均匀感。这种形式较之上一种章法,很有文人味道,貌似尺牍和册页的感觉,使得一个正方形的空间有了大小的错落感。
?
看似很简单的章法,而实际上很多人却想不到。所以,哥伦布把鸡蛋用力砸在桌子上,就能镇住大家!
另外,陈忠康写小品,是最珍惜印章的一个人,很少见到他盖三个以上的印章。这其实也是他的风格,简单、朴实、大方、不花哨。
?
如图所示,这是今年陈忠康最新创作的小品。拿到的时候让我都颇惊讶----老陈怎么也开始悄然的玩形式了啊?这一批我拿到了30几件,从每一件小品不同的形式中发现,老陈的确也在章法上有了一点点想法。
?
比如这件,第一行是标题,标题上面是罕见的陈忠康小字隶书,下半行是小字行书。正文分成两部分,落款颇有匠心,将“东坡词”这三个字几乎可以安排在了正中位置,与自己落款的名字并列在一起。这件小品也颇有代表性,用了四枚印章,一枚“陈氏”、一枚“忠康”,另外两枚很少见,一是“大通不惑”。陈忠康书房称之为“大通堂”,这枚印章可以识见是陈忠康40岁以后所做。另一枚“永嘉”则表露了自己是浙江温州永嘉人氏。在一个小品中,用了四枚印章,足见陈忠康开始对小品的重视程度了。据说,原来他就是写着玩,现在可见他已经把小品当做了自己的一个品牌来打了:)
?
?
2、龙开胜的小品
龙开胜的字很美,圈内人喜欢,圈外人也喜欢,这个很了不得。我觉得,在青年书法家里面,陈忠康和龙开胜是两驾并驾齐驱的马车。龙开胜书写速度快,成品率高,这是他的优势。
从前年开始,龙开胜在我的倡议下开始小品创作。三年来,经我手走掉了大量的龙开胜小品,于是我也对他的小品有了一个认识----那就是龙开胜也是一个经营位置的高手。或许高手都有相似的想法吧,所以他的小品在空间分割上从大处着眼,也不属于花哨、复杂的那种布局。然而,在小处却于不经意间恰到好处的调整了空间以使之不单调。
?????????如图所示,龙开胜这件小品把一首格律诗打破固有的格式,前两句作为一个段落,嘎然断开。最后一句半又断开成为一部分,这样一首诗就被分割成了三部分,使纸张的空间有了高低错落的分割,颇似一个手卷的一个局部,使人容易对左右空间有延伸的遐想视觉效果。
小品,对空间分割目的是使空间产生参差感或错落感,这样小品就显得活泼灵动,这也是小品章法的一种处理格式。空间分割、印章、字体大小变化、行与行的疏密聚散这些都是小品章法的基本要素。
??
??如图所示,龙开胜的这件作品一如他的总体布局风格一样,没有大的空间分割变化,但是小处依然有所调整。比如,最后两句另起一行成为一部分,尽管与前一部分仅仅错位一个字,但是在空间上依然有分割意识,只是做得比较隐蔽。落款上,采取了三行的形式,三行密集成一个明显的“块面”空间,于是正文部分和落款部分的“块面”形成了比较强烈的对比,加之最后两句诗歌的小错位,空间显得很微妙,这应该就是江湖上传说的“雨夹雪”的章法吧?
?
这件小品给我们的启发就是,如何巧妙地利用落款分割空间的问题。如果说“聚散”的话,落款就是“聚”,正文就是“散”(大家理解我的意思吗?为什么正文是“散”啊?你们先思考一下,答案暂不告诉你们。)?
3|金伯兴的小品
金伯兴,湖北人。老先生是我亲自接触过最有童趣的一个人,尽管没有更多时间窥视其内心的艺术思想。先生写字大家都将其归入流行书风里面,这姑且不论,此为流派的问题。而我最佩服的就是他对于小品的创作,无论形式、内容还是谋篇布局,时出心意不拘陈规。作为一个60多岁的艺术家,还能这么有艺术创造力和玩的心态,很了不得!
这好些年,先生创作了大量的小品书法,我也从不断出版的个人专集里面见到了各式各样的小品,煞是好玩。有时候我就想,先生这种创造力是否就是来自童趣呢?
如图所示,这是一件少字数的小品。四个字“吃亏是福”(貌似郑板桥老爷子的语句吧?姑且不管他。),一个字占据一个角,每个字憨态可掬,非常具有朴实、不事雕琢的意味,与内容很相符合。这种风格的字以及粗壮的线条,很能压得着纸面。
在空间布局上,先生在中间位置用了两行小字,以此作为对四个字正文的注脚。这样,就使得内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