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2高考物理 实验五探究动能定理复习课件 沪科版.ppt
* * 实验五 探究动能定理 过程分析导引 实验典例精析 知能优化演练 知识要点归纳 实验五 探究动能定理 知识要点归纳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探究外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速度的关系. 2.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总结出做功与物体速度平方的正比关系. 实验器材 小车(前面带小钩)、100 g~200 g砝码、长木板、两侧适当的对称位置钉两个铁钉、打点计时器及纸带、学生电源及导线(使用电火花计时器不用学生电源)、5~6条等长的橡皮筋、刻度尺. 过程分析导引 一、实验步骤 1.按图5-5-1所示将实验仪器安装好,同时平衡摩擦力. 图5-5-1 2.先用一条橡皮筋做实验,用打点计时器和纸带测出小车获得的速度v1,设此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1,将这一组数据记入表格. 3.用2条橡皮筋做实验,实验中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与第一次相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2,测出小车获得的速度v2,将数据记入表格. 4.用3条、4条……橡皮筋做实验,用同样的方法测出功和速度,记入以下表格. 橡皮筋 条数 位移 s/m 时间 t/s 速度 v/(m·s-1) 速度平方 v2/(m2·s-2) 2.实验数据处理及分析:在坐标纸上(图5-5-3)画出W-v和W-v2图线(“W”以—根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 图5-5-3 3.实验结论:从图像可知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为W∝v2. 三、误差分析 1.误差的主要来源是橡皮筋的长度、粗细不一,使橡皮筋的拉力做功W与橡皮筋的条数不成正比. 2.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时倾角过大也会造成误差. 3.利用打上点的纸带计算小车的速度时,测量不准带来误差. 四、注意事项 1.平衡摩擦力很关键,将木板一端垫高,使小车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与摩擦阻力平衡.方法是轻推小车,由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的均匀程度判断小车是否匀速运动,找到木板一个合适的倾角. 2.测小车速度时,纸带上的点应选均匀部分的,也就是选小车做匀速运动状态的. 3.橡皮筋应选规格一样的.力对小车做的功以一条橡皮筋做的功为单位即可,不必计算出具体数值. 4.小车质量应大一些,使纸带上打的点多一些. 实验典例精析 实验原理及误差分析 例1 (2009年高考安徽卷)探究力对原来静止的物体做的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实验装置如图5-5-4所示,实验主要过程如下: 图5-5-4 A.本实验设法让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W、2W、3W、….所采用的方法是选用同样的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用2条、3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是2W、3W、…. B.小车运动中会受到阻力,补偿的方法,可以使木板适当倾斜. C.某同学在一次实验中,得到一条记录纸带.纸带上打出的点,两端密、中间疏.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没有使木板倾斜或倾角太小. D.根据记录纸带上打出的点,求小车获得的速度的方法,是从纸带上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距离来进行计算. 【解析】 由于橡皮筋松弛后,小车做匀速运动,此时的速度是小车的最大速度,也是做功后的最终速度,故求此速度应用匀速那一段的数据,而不应该使用从第一点到最后一点的数据来算.故选D. 【答案】 D 实验创新设计 例2 图5-5-5 (1)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①测量________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M1;把细线的一端固定在拉力传感器上,另一端通过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正确连接所需电路; ②将小车停在C点,________,小车在细线拉动下运动,记录细线拉力及小车通过A、B时的速度. ③在小车中增加砝码,或________,重复②的操作. 表1 数据记录表 图5-5-6 图5-5-7 【答案】 (1)小车 释放小车 改变钩码数量 (2)0.600 0.610 (3)如图5-5-7所示 【规律总结】 本题主要考查动能定理,意在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考生利用图像法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 *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A Case Study of 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溴系阻燃剂的研究.ppt
- (苏教版生物)2012届高三一轮《创新设计》课件:《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ppt
- 小学语文课件《剪枝的学问》.ppt
- Electrolyte Disorders - CatsTCMNotes:电解质紊乱catstcmnotes.ppt
- 服装视觉美感之一 形式美法则篇 2.ppt
- 国学智慧与创新管理培训【企业创新】.ppt
- 你就是众多交通参与者中的一员。无论你选择的是走路、.ppt
- VERICUT 54模拟G代码全 攻略【企业广告传媒】.ppt
- 高一数学(线性函数、对数函数和指数函数模型).ppt
-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 CPP Website - Home原子吸收光谱法- CPP网站回家的.ppt
- 现代散打运动发展简况gaidong.ppt
-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教 程第6章.ppt
- 2012《金版新学案》高三一轮(安徽专版)物理:第6章 静电场 第二讲 精品课件.ppt
- 八年级下 Unit 8 Beautiful clothesTopic 1What a nice coat.ppt
- 一年级语文an en in un ün拼音课件4.ppt
- 物理:动能和势能课件(人教版九年级).ppt
- COORDINATION OF COLLECTIVE BARGAINING THE …:集体谈判协调….ppt
-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复习课件.ppt
- (青岛版五年制)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课件《玻璃与塑料》.ppt
- 2008年(春)计算机二级C语言笔试408 6646.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