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复习课件.pptVIP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复习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二单元复习课件.ppt

4、实质 是在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运动所宣扬的人文主义的基础上,又向前深入发展的一次思想文化运动它的内容和影响都大大超过了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发生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启蒙思想家集中力量批判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号召消灭专制王权、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 5、各思想家主张启蒙运动起源于英国,发展高潮在法国,最后扩展到德、荷等国 法国:伏尔泰 抨击天主教会;倡导君主立宪;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孟德斯鸠 提出了三权分立原则;法律是理性的体现 卢梭 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 狄德罗 用《百科全书》宣扬科学和理性 扩展 德意志 康德 主张主权在民、天赋人权;反对暴力革命 6、启蒙运动的影响 矛头直指两恶(教权、专制),启迪思想,动摇封建统治,动员法国大革命;提出科学完善的制度模式,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传遍欧、美、亚(中、日),成为改造旧制最伟大思想武器;第二次思想大解放,工业革命后改造世界两大利器之一(法国启蒙精神,英国工业革命)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墨家思想 法家思想 反封建民主思想 线索: 1、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 2、百家思想(道家、法家、 墨家、) 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及意义 原因:经济上: 政治上: 阶级关系上 : 思想文化上 : 井田制崩溃,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周王室衰微,分封制瓦解 士阶层崛起,受到各诸侯国统治者重视 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意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儒家思想 1、春秋时期:孔子,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圣人”。 主张:哲学,主张“仁”和“礼”,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政治,“为政以德”,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    教育,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影响:后经后人改造,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 主流。 2、战国时期:孟子、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思想。 孟子:“仁政”学说,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    实行仁政,要重民;“民贵君轻” 。    人本善;舍生取义。 荀子:仁义、王道 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 礼法并施;性恶论。 3、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董仲舒:建立新儒学思想体系,以《公羊春秋》为基础,融合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思想而形成。 主张:天人感应:人君受命于天,进行统治;         人君须遵循天道,实行仁政。          4、魏晋南北朝:儒学的主流地位遭到动摇。   隋唐时期:三教合一趋势加强。 5、宋明时期:理学出现,将儒家思想发展到顶峰。 (1)程朱理学: 代表人物:二程;朱熹 主张:“理”是世界的本原,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 。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获得“理”。 朱熹:三纲五常就是天理;存天理,灭人欲。 (2)陆王心学: 陆九渊:“心即理”,心是天地万物的渊源。 “发明本心”,通过进行内心的反省来获得“理”。 王守仁:“致良知”,良知即是我心,就是“理”;     强调自我的主动作用。 (3)影响:“三纲五常”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禁锢思想。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有促进作用。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同 学派 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属于“理学” 内容 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承认“理”的存在 实质 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 影响 都压制、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了积极作用 异 对理的具体认识 理是外在的,独立于人存在的 理是内在的“心”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达到理的途径 格物致知 内心反省 6、明清之际:批判思想兴起,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遭到冲击。 (1)思想批判的背景:  明代晚期,程朱理学使思想界出现因循守旧的习气。  商品经济冲击人们竞相逐利的社会风气形成。  人们追求个性和发展经济的要求冲击着思想界。 (2)代表人物: 异端思想家李贽:反对孔孟学说的思想权威,否定程朱理学;认为“人皆有私”,主张个性自由发展。 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 共同主张: 经世致用:为学应求真务实和关乎国计民生;      主张工商皆本。 君主批判:批判君主专制,限制君权。   代表作品《天下君国利病书》 道家思想 春秋:老子创立道家学派。  主张:“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否定天命。     政治上“无为而治”。     包含丰富的辨证法思想。 战国:庄子:主张放弃一切欲念,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人要顺应自然。 西汉初期:黄老之学。  主张: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反对盲目行动,又主张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积极无为“的哲学观。 墨家

文档评论(0)

ca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