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族的祭典.PPT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卑南族的祭典

壹、卑南族的地理分布 貳、認識卑南族 一、「石生」的傳說 二、「竹生」的傳說 參、卑南族的社會文化(1) 參、卑南族的社會文化(2) 肆、卑南族的文化特質(1) 肆、卑南族的文化特質(2) 伍、卑南族的祭典(1) 伍、卑南族的祭典(2) 伍、卑南族的祭典(3) 伍、卑南族的祭典(4) 伍、卑南族的祭典(6) 伍、卑南族的祭典(7) * * 報告成員:武時謙、陳勁瑋 郭庭君、黃雅若 黃雨婕、黃靖芸 五年七班 一、位於中央山脈以東,卑南溪以南的海岸 地區,台東縱谷南方的平原上。 二、主要分佈於台東縣卑南鄉,共分為八 個社,包括知本村、建和村、利嘉村、 泰安村、檳榔村、美農村、初鹿村、 南王村、溫泉村,昔稱「八社番」。 三、人口多集中在台東縣,其中以台東市比 例最高;其次是卑南鄉,總人口數大約九千多人。 依其起源傳說,卑南族分為兩個系統: 一、石生起源說的知本系統,發源地為Ruvoahan,包括知本、建和、利嘉、初鹿、泰安。 二、竹生起源說的南王系統,發源地是panapanayan,包括南王、檳榔、寶桑。 相傳祖先的上岸地點 相傳祖先是由巨石裂開所生,發源於今台東太麻里鄉美和海岸附近的山坡地上。 知本村、建和村的卑南人還在此地立了一塊發祥地的紀念碑,並有石棚祭祀著渡海來台約三位先祖的名字,在每年的清明節,知本、建和的村民會到此祭拜。 卑南族的傳說 以知本為首的石生文化,因緊臨排灣、魯凱的聚落,文化上的表現與語言上的濁重音明顯地受到了他族的影響。 根據南王長老口述,祖先是由竹子所生。 清康熙年間,以南王為首的卑南人,平定了朱一貴之亂的餘黨。因此被清廷冊封為「卑南大王」,並且賜予朝服,鄰近的阿美族、排灣族都要而其納貢、賦稅。是卑南族的全盛時期,也是族人至今津津樂道的光榮史蹟。 接近阿美族的南王系統在語音的輕巧上與阿美族相近。 卑南族的傳說 一、男祭師(rahan),負責主持部落性的 重要祭儀。 二、政治領袖(ayawan),由村子裡領導能力 強的人來擔任,負責部落裡重大事情的協 調者,亦是人獵祭、爭戰的領導人物。 目前男祭師仍沿續傳統職責,受人敬重。ayawan則在各村的職權消長有所不同。以南王為例,里長的職權有凌駕傳統領導人之趨勢,但長老群依然受敬重。建和則恰好相反,頭目的領導地位居高不下。 卑南族的社會裡有二個領導人物: 卑南族屬於母系社會: 但這樣的習俗也隨時代的改變而有所調適。以結婚為例,目前大都從夫居住的父系社會的婚姻法則。孩子們的姓氏也以父親的姓氏為主,有些家庭則一半從父姓、一半從母姓。 婚姻上,男子以入贅女方家為原則。 氏族姓氏的繼承以女子為主。 財產的繼承是母傳女。 祭祀權的管理與責任也是由母親方面的 女子來承續。 (一)精湛的 刺繡手藝: 不是只有卑南族才戴花環,但形制的一致性及花環所代表的男子成年意義是其他族群所沒有的。 (二)戴花環的 普遍性: 花環越多表示越受人敬重 常見的人形舞蹈紋 以十字繡法最普遍,人形舞蹈紋是卑南族特有的圖案。 (三) 巫術的 盛行: 有一些巫師開業服務,為人占卜、趨邪,解答人生疑惑,當然,服務的對象不僅止於卑南人,連漢人也前去卜問。 早期,卑南族的巫術十分盛行,其他族群的人都懼怕三分。巫術又分為白巫與黑巫,白巫替人治病,黑巫施咒害人。 (一)知本村: 1.最重視七月中旬的收穫祭,為期三~七天。 2.著名的勇士舞遊街祈福是其特色。 3.1993年恢復年祭(一月一日)中的除喪活動,並重建會所制度。 4.1996年恢復猴祭,目前致力於會所制度的重建,尤其偏重於青少年的成長及訓練。 知本村的勇士舞 (二)南王村: 收穫祭(muraHijavan): 在七月中旬舉行,又稱為海祭,在海邊往蘭嶼的方向遙祭帶小米種籽到人間的二位神祇,會後並在社區內舉辦摔角活動。摔角除了勇武的表現以外,族人也期望稻穗能像摔角的男人般挺立、結實。 少年猴祭(mangamangayau): 猴祭主要是藉著刺猴培養少年的膽識及殺敵的氣概。由於保育觀念盛行,猴子已改由草猴代替。猴祭的原始意義已消失,演變成讓現代的青少年認識族群歷史與文化的一個媒介。(舉行時間在12月25日)。 猴祭 (二)南王村: 大獵祭(mangayau): (12月27日~30日)原始意義為年度的狩獵、復仇與獵首,可長達數個月,目前改為定點式的三天,在野地紮營抓田鼠。活動以老人為主導。仍保有吟唱古老詩歌(bailalao)的古老習俗。 大獵祭回來的當天,村人在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