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修改培训讲解.ppt

专题三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修改培训讲解.ppt

  1.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专题三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修改培训讲解.ppt

第三章 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 THE CONTROL EUKARYOTIC GENE EXPRESSION;第一节 概述; ?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的最显著特征是能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的细胞中激活特定的基因,从而实现“预定”的、有序的、不可逆转的分化、发育过程,并使生物的组织和器官在一定的环境条件范围内保持正常功能。; ? 真核生物基因调控,根据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瞬时调控或称可逆性调控,它相当于原核细胞对环境条件变化所做出的反应,包括某种底物或激素水平升降及细胞周期不同阶段中酶活性和浓度的调节。 ? 第二类是发育调控或称不可逆调控,是真核基因调控的精髓部分,它决定了真核细胞生长、分化、发育的全部进程。;◆多级调控;第二节 转录前的调控 (DNA水平的调控);1.DNA的甲基化与去甲基化;??? DNA甲基化能引起染色质结构、DNA构象、DNA稳定性及DNA与蛋白质相互作用方式的改变,从而控制基因表达。研究证实,CpG二核苷酸中胞嘧啶的甲基化导致了人体1/3以上由于碱基转换而引起的遗传病。; 真核生物细胞内存在两种甲基化酶活性:一种被称为日常型甲基转移酶,另一种是从头合成型甲基转移酶。 前者主要在甲基化母链(模板链)指导下使处于半甲基化的DNA双链分子上与甲基胞嘧啶相对应的胞嘧啶甲基化。该酶催化特异性极强,对半甲基化的DNA有较高的亲和力,使新生的半甲基化DNA迅速甲基化,从而保证DNA复制及细胞分裂后甲基化模式不变。 后者催化未甲基化的CpG成为mCpG,它不需要母链指导,但速度很慢。;1.1 DNA甲基化抑制基因转录的机理; 在生殖细胞形成或胚胎发育过程中DNA的甲基化修饰是引起父源和母源基因活性差异的关键。 高度甲基化的等位基因常不被表达或表达活性减低,称为被印迹的基因。如果在卵子形成过程中被印迹,就会在后代细胞中表现出来自母方的该基因 “沉默”,称为母源印迹;若在精子形成过程中被印迹,则来自父方的该基因表现“沉默”, 称为父源印迹。;目前在人类和鼠身上已辨明了20种印迹基因。; 对于弱启动子来说,稀少的甲基化就能使其完全失去转录活性。当这一类启动子被增强时(带有增强子),即使不去甲基化也可以恢复其转录活性。 若进一步提高甲基化密度,即使增强后的启动子仍无转录活性。因为甲基化对转录的抑制强度与结合DNA的能力成正相关,甲基化CpG的密度和启动子强度之间的平衡决定了该启动子是否具有转录活性。;;HpaⅡ只能切非甲基化的CCGG,所以只有一个切点,产生两条带; MspⅠ可以切甲基化和未甲基化的CCGG,因此有两个切点,产生3条电泳带。;2. 染色质结构对真核基因转录的调控;3. 基因重排和基因扩增对基因表达的影响;3.2 基因丢失 ; 小麦瘿蚊(Mayetiole destructor)受精卵的细胞核分裂,而受精卵不分裂,形成合胞体(syncytium)。当核第3次分裂后,有两核移向卵后端的一个特殊区域,叫做极细胞质,在极细胞质中的核保持了全套的染色体(2n =40),将来分化为生殖细胞。而在一般的细胞质中,染色丢失了32条,只保留8条,将来分化为体细胞。;第三节 真核基因 转录水平的调控 ; 1 基因转录的顺式作用元件(cis-acting elements) 顺式作用元件:基因周围能与特异转录因子结合而影响转录的一段DNA序列。 1.1 启动子 (1) 核心启动子成分,如TATA框; (2) 上游启动子成分(UPE),如CAAT框,GC框,八聚体(octamet)ATF结合位点; (3) 远上游顺序(UAS) :如增强子,酵母中的UAS(upstream activator seguences)减弱子、静息子等。 (4) 特殊细胞中的启动子成分:如淋巴细胞中的Oct(octamer)和κB。 ; 一个完整的基因,不但包括编码区(coding region),还包括5’和3’端长度不等的特异性序列,它们虽然不编码氨基酸,却在基因表达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UPE: upstream promotor element UAS: upstream activating sequence;1981年Benerji,Rusconi和Chambom等发现,又称远上游序列(far upstream seguence)。 最早SV40病毒中发现长约200bp的一段DNA,可使旁侧的基因转录提高100倍。 100-200bp长度,由若干组件构成,其基本核心组件常为8-12bp,可以单拷贝或多拷贝串连形式存在。; 增强子的作用特点: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