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兴中的营口.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振兴中的营口

PAGE 1 PAGE 1 振兴中的营口 (展示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营口模式 电视专题片解说词送审稿) 谨以此片献给为营口振兴而辛勤耕耘的建设者! 这是一片几代人曾经为之奋斗而创造过辉煌的热土! 这里,我们向您展示的是东北最早对外开埠的口岸城市,全国重点沿海开放城市,因1998年被经济日报“号脉”而闻名全国的城市,又因率先进行国企改革、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而创造了“一种模式”的城市—营口。 一、改革模式的产生 历史的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曲折性前进的过程,每一次前进都伴随着喜悦和阵痛。在共和国前进的脚步里,营口曾以卷烟、造纸、印染、盐业四大产业为代表的近代工业为国家做出了贡献;改革开放之初,又曾以辽河冰箱、友谊牌洗衣机、幸福牌钢琴、锦纶66#弹力丝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展示了“营口速度”、“营口方式”。 可是,历史同我们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体制性、结构性的矛盾逐渐显露出来,市场经济那只看不见的手,将违背规律的人们远远地抛在了后面。 营口工业经济曾一度陷入困境,在低谷中徘徊, 到1997年,全市工业连续七年盈亏为负数,63%的企业处于停产或半停产状态,企业资产负债率(不含土地)平均高达8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只有27亿元,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27.3亿元,排在全省12名左右,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88亿元,列全省第10位。职工平均收入排在全省末位,到了1998年5月份,时任经济日报的艾丰总编辑对营口从兴到衰的“东北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派调查组来营口考察采访,连续刊发了“为营口号号脉”三篇文章,省委书记闻世震给营口市领导写了信,营口市委、市政府也以“借题发挥”“借势发展”,作起了“知耻而后勇”的文章。 营口向何处去?面对如此巨大的舆论压力,面临如此困难的工业经济,闯出去,杀开一条血路,冲出低谷,光明就在前面。时任营口市市长的孟凡利同志深情地对全市人大代表说:“请给我一点时间”,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孟凡利同志带领全市人民在仅仅五年的时间里,率先开展的国企改革攻坚战打响了,而且一往无前。排除艰巨的困难,顶着巨大的压力,从营口实际出发的改革模式,在实践中蕴酿、运行、发展、完善。(采访孟凡利书记) 二、改革模式的主要作法 那么,营口的改革模式是什么?概括起来说,就是坚持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优化发展环境,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为依托,推动全市经济逐步摆脱困境,走上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到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217.6亿元,上升到全省的第7位,五年平均增长10.99%,固定资产投资达70亿元,经济发展速度,名列辽宁第三,外资利用率、对外贸易名次均排在辽宁省第三。 省委书记闻世震在2002年辽宁省人代会上说:“营口是辽宁的缩影,从营口的发展变化看辽宁,大有希望”,“营口的变化不仅体现在经济总量上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广大干部群众心齐、气盛、自信心增强,全市形成了团结、和谐、昂扬奋进的气势。” 作法之一:观念更新是前提 改革是一场革命,伴随着每一项改革,每一次调整,都充满了新旧观念的碰撞,营口改革模式的形成,首先得益于观念的更新、思想的解放。 经济日报为营口号脉的文章,揭示了长期困扰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营口现象”,那就是如何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剖析营口落后的根本原因,主要是思想不解放,思维方式和领导方式滞后于新形势的发展。精神状态和工作思路不适应新任务的要求。因此,市委、市政府始终抓住与时俱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个“牛鼻子”不放手,先后开展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活动。围绕从“三个解放出来”的要求,走南方,走山东,赴昆山、到浦东,学习经验,狠找差距,解放思想,破除了旧的传统观念,树立了“靠市场求发展”、“市场经济是老百姓的经济”、“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和“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权力观和服务观,树立“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市的第一要务,形成了加快发展的强大合力。市委书记孟凡利在全市干部大会上激动地说“南方的中国共产党人能在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打造出惊人的神话,我们辽河儿女也完全有决心、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在渤海岸边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东方神话。”2003年3月,辽宁日报在头版头题长篇报道了“又见营口立潮头”的系列文章,省委书记闻世震同志作了“解放思想看营口”的批示,实践证明:思想解放、观念更新是经济发展的先导,观念更新的程度决定着经济发展的速度。 作法之二,改革机制是动力 困扰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的症结是机制问题,而转换机制又是国家实施抓大放小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 营口摆脱经济困境,实现加快发展,很重要一条就在于对营口的市情作了深刻的剖析,认为:营口工业经济衰退的症结是国有企业的体

文档评论(0)

wumanduo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