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潼文化风俗历史的研究之丧葬文化.docVIP

临潼文化风俗历史的研究之丧葬文化.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临潼文化风俗历史的研究之丧葬文化

临潼文化风俗历史研究之丧葬文化 中华傲气振长空,万里江山青史中。 自古长安帝王象,不论秦俑与华清。 在陕西这片厚重历史的土地上,蕴涵着丰富的土壤,连丧葬文化也拥有别的特点,临潼便是其典型代表。 在奴隶社会,贵族去世往往会屠杀奴隶以殉葬,这种血淋淋的方式在秦汉之际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俑代奴陪葬。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丧葬的礼仪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旧社会,丧葬礼俗在人民生活中一向占有重要的地位。本区风俗,养儿防老,在民间,孝道根深蒂固,经久不衰,后辈对长者的丧葬、悼念竭尽全力,极为隆重。 备棺 一般年岁较大的老人,子孙都要提前为其准备好寿棺。棺料以柏木为上,松、桐、杨木次之。早年棺木多为纯色,现有漆红色、黑色者且雕花刻字。寿棺做成后,要宴请亲朋好友,收受贺礼。晚辈要给老人磕头,给木匠磕头、送花红,俗称“扫木”或“贺材”。 老人临咽气时,儿女要给其穿好寿衣,扶坐在矮凳或炕桌上,待绝气后在口内放一枚穿线的银钱,称“禁口钱”,即死者面见阎王的第一份礼物。寿衣一般为单数,7至9件不等,上衣有贴身衬衫、棉袄、罩衫、大衣等,下身有衬裤、棉裤、罩裤等。 停床 老人咽气时,要烧一只纸扎的彩马,称“接气马”,绝气后,头要朝门仰卧,身下铺设与死者享年同数的谷草,称“岁数草”。亡者脸盖白纸,脚绊红绳,身旁拴一只公鸡,称“守丧鸡”。人死亡时,忌身边无人,忌直接死在炕上,否则为“背冷炕”,被视为下场不好。 报丧 待遗体停好后,主家派人或孝子专程告诉死者舅家或娘家,然后派人分别通知其他亲友。孝子到亲戚家报丧,要跪在大门外,隔墙告知,不能直接进门。其他报丧者无此规矩。 戴孝 从人死亡之日起,五服以内子孙辈均要披麻戴孝。亲生儿女和长孙要穿孝袍、系麻绳、戴拉孝,以白布漫鞋面,手执“哭丧棒”(上方下圆,齐心间高低的杨木或柳木棒制成),谓重孝。其他亲属有的穿孝衫、戴孝帽,有的只戴孝帽。在为亡者“攒三”之后,次要亲戚均可换孝(脱下孝服),女儿可在周年后换孝,儿子与儿媳则必须在三年后方可除孝。 入殓 人殓即移尸人棺。人亡故之后,一般在第二天入殓,身下铺红色绸布或棉布做成的褥子,脸面盖白纸,头下垫枕头(内装少量锯末).周围用锯末包填实,以防抬棺时尸身移动。亡尸忌见天日,如隔屋人殓,尸身出门时,上面须有遮盖物。人殓后,停人灵堂,忌猫、狗进入。 设灵堂 人亡后当日或第二日即请匠工做纸活,设帐幔,供香案。帐内置灵牌、摆供品。灵堂两边悬挂挽联,周围摆放纸人纸马、童男童女、金斗银斗。灵牌前燃香火,点灯烛,摆冥钱、冥纸,供献馍、献饭、献果、献碟。桌下放置烧化纸钱的瓦盆或土盆。 出讣告 以亡者全体子孙名义将其死亡日期用大字书写,贴在木板上置于门外,意为告丧,同时也显示亡者子孙的阵容。 出纸 请阴阳先生用白纸凿刻银钱图案,用绳子吊上高杆,悬垂而挂,谓出纸,可代替“出讣告”。 凭吊 同族男女及亲朋好友前来灵堂吊唁,焚纸点香,以寄哀悼之情,称“烧纸”或“奠纸”。现除烧纸、燃香外,还要敬献挽联、挽帐、匾额、花圈等。 看茔地 人亡故后请阴阳先生选择墓地,为“看茔地”。当地人有“子孙出在坟里”的说法,所以对茔地的选取上非常讲究,多择向阳、利水,特别是风水好的地方为茔地。墓后要靠得实,墓前要有对应物,周围环境要好,或有绿水缠绕,或有青山环抱等。一旦选定理想的茔地,则可延续多代,逐渐形成庞大的祖茔。 打墓 均请邻里帮忙,或打土墓,或修砖墓。土墓墓穴一般宽1.2米,长2.5米,深3米。墓窑一般长约2.6米,高1.2米,宽L 2米。 出丧及下葬 下葬时辰由阴阳先生决定,多在卯时,即5~7时。亲友抬棺出门,孝子在前拉纤恸哭,由长子或长孙执“引魂杆”,在棺前号哭徐行。另有两人,一人提灯,一人提纸钱,边走边撒,名曰“丢买路钱”。沿途经过桥梁庙宇,要燃纸焚香,过官宾事还要行文祷告。途经民居时,主家均要在门前煨火送行,实为避驱晦气,以防鬼魂入户。 送葬队伍到达墓地后,阴阳先生拿出罗盘,测准方位,称“坐字”。所谓“坐字”,即下葬前根据亡者生辰八字及亡故时辰,查对一本叫《三吉》 (永吉、象吉、协吉)的阴阳典籍,结合当地自然环境(风水),选取八卦中壬、子、癸、丑、艮、寅、 甲、卯、乙、辰、巽、 巳、丙、午、丁、未、坤、 申、庚、酉、辛、戌、乾、亥等24字中一个吉利之字坐之,如24字全不吉利(即山不利,约占1%),则不可立即下葬,须另选地方暂厝起来,待“山利”后再埋。如山利,坐字之后,再将棺材用绳索缓慢吊人墓坑,并由长子背棺材头,将其在绳索落地前放在阴阳所坐之字上,然后揭去棺盖,置于棺材一侧(只有柏木棺材可不揭棺盖,当地人认为一般木材容易腐朽压着尸身),点亮墓窑灯,孝子及阴阳先生撤离墓窑。向墓坑中填土是整个葬礼中最悲痛的时刻,孝子们号啕痛哭,唢呐呜咽奏鸣,鞭炮噼啪作响,一般亲朋都会掉泪。填坑时,一孝子留在坑中,用土块封堵墓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