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文坛热点后投奔主流文坛
07中国文坛热点:80后投奔主流文坛
来源:中华读书报
网络文学在“盈利模式”中新生
2007年因“起点作家群”的出现而使得网络文学在淡出当代文坛中心数年之
后,又受到了人们的聚焦。起点中文网依靠自己的制度创新,重新塑造了网络文
学“作家—创作-作品—读者-阅读”的新关系模式,极大地激发了网络文学作家
的文学创作和创新热情。起点中文网上已有的小说类型如都市、玄幻、言情等得
到深化和发展,而架空、盗墓、后宫、网游、仙侠等新类型则层出不穷。
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以起点中文网为代表的网络文学网站在2007年
完成了网络作家和文学网站合作制度的变革,网上创作、出版、收益形成新的可
以和纸面出版相媲美的“模式”,网络文学网站和作家实现大幅赢利。网络小说
在世纪之交达到一个小高潮,催生了安妮宝贝、宁财神等“著名”作家,但是,
此后这些作家都相继成为出版社宠儿,并纷纷倒戈反对网络,甚至拒绝承认自己
是网络作家,原因是当年的网络只是游戏文学的场所,并无真正可以持续营收文
学创作、出版、发行制度保障,作家只能网上成名,赚稿费还要靠出版社出书。
2003年始这种情况开始转变,起点中文、红袖添香、幻剑书盟、天鹰文学、翠微
居等网站和网络作家签约,网站得到稳定的作品来源,网络作家则获得了稳定的
稿费来源:通过网上计算点击量,从签约网站赚取稿费,与此同时许多网络读者
又可以通过网络文学网站VIP身份获得网站关照,只要支付很低的点击费,就可
以读到自己心仪的作品。而网站和网络作家共赢,网站实现大规模赢利,作家可
以通过网络养活自己则是2007年的事情。2007年3月7日,盛大向起点中文网增
加1亿注册资本。增资后的起点开展“千人培训”计划和“万元保障”的福利计
划,给网络作者提供优厚条件,以期“优化原创网络作者的创作环境,鼓励优秀
原创文学,提高原创文学质量”。起点中文网还实行月票奖励计划,新书月票榜
第一名作者当月奖励1万元。读者阅读该网站VIP作品时,每阅读一千字,需要支
付两三分钱的费用。该网不少作家收入相当可观,这种制度为网络文学带来了真
正的新生。这使得网络写手再也不必通过纸面出版赢利,网络文学终于独立了。
纵观2007年网络小说的创作状况,3个特点是明晰的:1.创作量急剧增长;
2.新的小说类型大量涌现;3.伴随而来的是网络文学读者队伍的稳定扩大,各大
文学网站点击率持续上升。2007年春,《重庆空姐》在各大网站点击率创下新高
,带动都市小说的阅读热。近年网络言情小说中出现“后宫小说”新类型,《后
宫——甄嬛传》引发热潮,2007年紧随其后,《后宫之绝色倾城》、《弄儿的后
宫》等网络后宫小说也相继问世。玄幻类小说一直是网络文学中坚,继《诛仙》
、《小兵传奇》、《飘邈之旅》之后,2007年《诛仙8》则继续火爆。架空历史
小说也随着《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和《楚世春秋》等优秀作品的出现而受到读
者好评。盗墓类小说2006年异军突起于《鬼吹灯》,2007年网络最热小说榜上“
南派三叔”的《盗墓笔记》和蔡骏的《蝴蝶公墓》持续热销。
网络文学数量众多声势浩大,佳作频出,但又泥沙俱下,内容肤浅、题材重
复的作品不少,如何提高网络文学的创作质量,是网络作家考虑的问题,也是网
站生存和发展的问题。
神话重述与“重述”的神话
“重述神话”由英国坎农格特出版社发起,包括英、美、中、法、德、日、
韩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出版社参与的全球首个跨国出版合作项目。重庆出
版社是“重述神话”项目在中国内地的惟一参与机构。2007年1月,继苏童完成
了《碧奴》后,叶兆言完成了《后羿》,2007年7月,李锐、蒋韵的《人间:重
述白蛇传》出版,至此,“重述神话”中国部分告一段落。因此,在2007年中国
文坛综述中对此做一个总结性描述似乎是必要的。
“神话重述”中国部分已经结束,但引发的思考刚刚开始。虽然《碧奴》首
印10万册,曾一度列入畅销书行列,然而,随后的《后羿》、《人间》的销售则
显得有些冷寂,与出版社热闹的宣传场面和文坛的热切期待似乎不相称。也许,
在将之当做文学问题加以讨论之前,我们也有必要首先把它看做是“一项借助尚
具市场感召力的作家与对现代人仍有神秘吸引力的神话的联合,以文学在全球化
的消费语境中坚持对人类精神源头不断追问的名义,有条不紊地展开的文化产业
事件”。从这个意义上讲,无论参与其中的作家如何表达他们对原始神话的虔敬
之心,无论他们最后交付的产品提供了怎样的审美力量与精神价值,也无论被重
述的神话在多大程度上与我们的期待相吻合或相背离,市场与消费的逻辑都应该
首先被视作最有用的解码工具,毕竟我们也首先被视作有购买力的消费者然后才
是有鉴赏力的读者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