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托尔斯泰教学文稿.pptVIP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托尔斯泰教学文稿.ppt

故事情节 * 托尔斯泰及其创作 一、终身忏悔的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 (Lev Tolstoy, 1828——1910)19世纪俄国最著名的大作家,他代表了19世纪俄国文学发展的顶峰,是俄罗斯古典文学的终结。 贵族公子气 托尔斯泰是个内心生活十分复杂的作家,一生都在不断地分析自己,批判自己和改变自己,处在终身忏悔之中。 托氏出身贵族,一岁多死了母亲,九岁死了父亲,在姑妈抚育下长大,形成多疑、热情、易冲动而又自由发展的性格。 生活放纵 直到20岁,他还没有确定自己的生活道路,又被上流社会的放荡生活吸引进去,经常去莫斯科玩乐赌博。他在日记中写:“我生活得完全像头畜牲,虽然并不完全放荡,但自己的工作全抛弃了,精神极度沮丧。”他悔恨自己的放荡生活,向往道德上的纯洁。这时期对他影响最大的作家作品有《马太福音》中的《登山训众》和卢梭的《忏悔录》。 军队生活 为了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他到高加索参加了军队。军务之余,他开始了小说创作,并获得了成功。托氏对自己从军也进行了反省。他在1853年的日记中写道:“搞了一次浑帐检阅。所有的人都在狂饮,特别是哥哥……战争是一种不正义和愚蠢的事,那些正在打仗的人力图压下自己良心的呼声。我正在做的事好吗?”他在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离开了军队。 思想激变 托氏长期思考人生的意义,表现出对宗教和道德问题的关心,他不断考虑自己的贵族生活是否有罪的问题,从而产生了忏悔的情绪。从70到80年代,他的思想发生了一场“激变”,要同贵族地主生活决裂。他认为最重要的问题是“拯救灵魂”,反省自己的罪恶。 平民化生活 托尔斯泰写作了《忏悔录》,内中谈道:“我否定了我们这个圈子的生活,我认清了,这并不是生活,这不过是类似生活而已……为了理解生活,我应当去理解的……不是我们这般寄生虫的生活,而是这些创造生活的、平常的劳动人民的生活,以及他们赋予生活的意义。” 关心农民苦难 忏悔的托尔斯泰坚持“为别人做好事”,关心农民的苦难,同情人民的疾苦。他把大量的钱分给穷人,把土地分给农民。村里发生火灾,他亲自参加救火,火灾后又积极组织救济。他放弃1881年以后所写作品的版权,把这些钱用在社会慈善事业。至今,托氏故居门口还有一株被称为“穷人树”的老榆树,托氏常在树荫下接待贫苦的农民。“千百万人成了他的兄弟”,在他的藏书室里,还有一个放着钢笔和墨水瓶的文具盒,那是庄园里的一个农民送给他的,上面刻着俄国谚语:“用笔写下来的东西,就是利斧也砍不掉”。 作家生活的影子 托尔斯泰笔下的忏悔贵族都有他自己生活的影子。他将自己求爱的细节写进了《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向吉提求爱,采用在桌上写字的方式,这是作家本人的经历。 晚年出走 晚年,托的思想激变和平民化生活不为妻子理解,这使他很痛苦,他与妻子的关系日益恶化。他几次想离家出走,终因舍不下儿女没有成行。 1910年10月27日晚,他发现妻子总在翻他的遗嘱,于是写了给索菲亚的最后一封信:“我在家中所处的地位已是忍无可忍,除了其他别人的人,我不能再在这种奢华的环境中生活……我的出走,给你造成了一个新的环境,我奉劝你与这种新的环境妥协吧!不要反对我的无情吧。” 去 世 写完信,托氏坐马车离开了家。1910年11月7日,他因肺炎在阿斯塔波沃夫车站去世,终年82岁。 根据遗愿,托尔斯泰被安葬在家乡,一个朴素的没有碑石的墓地中。 二、托尔斯泰思想 1.思想历程 早期:探索期(1847——1863)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俄国的精英分子感到俄国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的道路。他们从学习模仿西方,认同西方,转为在俄国历史中寻找祖国的出路。 托氏的青年时代正处于这一文化背景中。他是一个具有精英思想的年轻大学生,在大学时代就积极探索俄国的出路,确立自己的思想坐标。 开明地主立场 他的探索结果是站在开明地主的立场上观察社会,幻想以改良的办法协调地主和农民的关系,改善农民的处境,醉心于农民教育,主张贵族“平民化”。 《童年·少年·青年》,(1852、1854、1857)自传体三部曲,同情人民,欣赏农民的顺从。主人公尼卡林卡是自传性探索人物。 《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表现农业改良思想,主人公聂赫留朵夫是自传性探索人物。 中期:转变期(1863——1883) 托氏否定了西欧文明,在俄国文化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俄国的出路。 托氏在转变自己思想时,发生了一场深刻的精神危机。危机起于1869年的“阿尔札玛斯的恐怖”。 阿尔札玛斯是俄国的一个城镇,1869年8月,托氏路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