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面龙门镇概况
龙 门 镇
龙门镇位于安溪县南部的东岭峰北麓,北纬24°57′,东径118°05′,东邻南安市翔云乡,南连厦门市同安区汀溪镇,西与虎邱镇、大坪乡交界,北和官桥镇接壤。面积156.33平方公里。 龙门因山而得名。明嘉靖《安溪县志》载:“龙门山,在依仁里,山势若崖,两石夹峙如门,古‘龙门驿’以此得名。”当地族谱亦有如下记述:“层岩叠嶂,山势险要,崖岩直抵溪底,深百尺,通往小道,必经两岩夹峙之间,隙缝处如门。”其地圩场,也称龙门圩。 安溪置县之初,龙门属归善乡依仁里,从宋至元、明、清龙门仍属依仁里。民国初期沿用清制,民国21年(1932年),依仁里属依新区;民国29年(1940年)6月,改为第一区龙榜镇,8月改属龙门、官榜两个乡镇;民国34年(1945年),恢复龙榜镇,下辖仙地、溪内、湖山、金狮、榜头、山美、榜寨、美卿、寮山、龙山、龙门、桂瑶12个保。 新中国成立初期,龙榜镇属龙城区,不久改属第二区,1952年7月改为第六区,同年9月改属官桥区,1958年2月撤区改设龙门乡,1958年9月并入官桥人民公社,1961年8月划为龙门、湖山、仙地、桂瑶、榜头、寮山六个小公社,隶属官桥区。1965年撤区,六个小公社并为龙门公社,1984年改为龙门乡,1991年改为龙门镇至今。辖山头、美顶、美内、美卿、榜寨、寮山、龙门、龙山、龙美、翠坑、桂瑶、桂林、观山、湖山、炙坑、溪坂、溪内、溪瑶、仙地、仙东、仙西、仙凤、金狮、洋坑、和平、白芸、榜头、大生、山美、后坂、光孝31个村。2010年底,全镇16657户,68889人。
名胜古迹遍龙门
龙门镇境内多山,风景幽雅,名胜古迹繁多。镇境南端的东岭峰位于安溪与同安的交界处,海拔908米,地势险要,历史上曾设有“东岭隘”和“龙门驿”,是安溪通往厦门的交通要道。古代的安溪人背井离乡,出海谋生,大多由此路步行出境,到此常要回头再看看家乡,故东岭峰又有回头山之称。 美内村的双髻尖山,有一座始建于宋代建炎元年(1127年)的金沙岩。清乾隆《安溪县志》载:“金沙岩,在依仁里双髻山之西。兴刹时,碧泉流出金沙,故名焉。”金沙岩建于坐西向东的天然石洞之中,洞中屹立一石,石上浮雕坐态祖师。洞门镌有对联“金佛袈裟空色相;沙岩石洞悟禅机。”金沙岩清静幽雅,岩下有一棵奇树,折下树叶便流出红色树液,人称为“血树”,实为罕见。其胜景吸引众多文人墨客题诗赞美,赋词志胜,吴春晖作有《金沙岩记》。1991年3月,金沙岩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溪瑶村贵湖山麓的青林岩,是安溪历史名刹。青林岩又称龙安岩。清康熙《安溪县志》载:“邑岩之最大者,清水为上,青林次之。前有石笋卓立溪心。”史记为清豁禅师所建。禅师姓张名玄应,永泰人,道成后云游四方,宋建隆三年(962年)爱贵湖山景色幽美,卜筑定居,为民施治济药,广行善事,深受百姓爱戴。14年后坐化,尸骨火化得舍利子300粒。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得赐紫方袍,封“性空禅师”,宋县令陈宓为其立传,名宿墨客留下诸多题咏。惜因多年失修,青林岩现仅留数处遗址而已。 榜头村的福海凤山之麓的福海院,居“飞凤”胜地,院前涧水长流,俯瞰虎狮两座山岳,左依龙凤古山,右托青龙钟山,犹如金龟背印,紧锁水口,堪为佛门胜景。福海院始建于唐光化三年(898年),供奉观音佛祖、如来释迦及坦腹弥勒佛,厅右有达摩祖师立体塑像。相传福海院盛时住僧数十人,有田园山林数百亩,迄今尚有马槽、石柱、草药研台等文物。该村的崎头和福海,还有建于清初和清末年间的土楼——“下土楼”和“孚福楼”。 龙门溪畔光孝村的村南临溪处的磐石上,古代时曾建有一座寨堡,名光孝寨,传说寨中曾住过99个和尚;附近有曾住过99个尼姑的金山院。明末,朱万一兄弟曾在此率村民据寨固守,抗击倭寇的进犯。 龙门镇还有许多文物古迹。在庵墓山和勤橱山,有新石器时代遗址;桂瑶村有多处宋元时代的古窑址,还有清代福建水师提督林建猷的墓葬和遗像;溪坂村有元代青瓷窑址,有崇祀押迁官张纯的灵护庙;仙西村有建筑独特的胜阁岩;位于龙山村龙塘山下的“龙船港”,两壁夹立,悬瀑数十尺,潭深百余尺,蔚为壮观。 龙门有独特的民俗文化——民间宴客礼俗“吃大劝”。每隔三年的农历十月初一,在龙门的一些村落,轮当“炉主”的几个村庄,汇集在一个开阔的旷地上(有称大劝埔),每户张篷筑灶,杀猪宰羊,露天办筵,盛情宴客,客人随到随吃,即使过路肩伕,也邀入席。自早到晚,边煮边吃,筵开千席,客逾万人。此俗相传始于隋朝年间。押迁官张纯带领移民到依仁里(今龙门镇)垦植三年。移民思乡,情绪低落,无心垦耕。张纯就在农闲季节农历十月初一,杀牲备宴,向移民劝说:今中原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大家有家归不得,不如入乡随俗,用双手创建新的家园。张纯劝酒时泪如泉涌,移民大受感动,安心创业,并于翌年正月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湿热灭菌验证方案及报告.doc VIP
- TZS 0680—2025《医疗机构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组织架构规范》(水印版).pdf VIP
-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情绪调节和自我效能感的作用.docx VIP
- YBT4001.1-2019 钢格栅板及配套件 第1部分:钢格栅板.pdf VIP
- 大数据技术与应用 课件 第二章 大数据采集.pptx
- LAQ-E-KS-23 掘进工安全作业指导书.doc VIP
- 连云港市主要小麦品种产量与主要品质性状的初步研 究参考.pdf VIP
- DB32_T 3697-2019既有建筑幕墙可靠性检验评估技术规程.docx VIP
- PW2330-2.0数据手册下载.pdf VIP
- 2025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真题汇总.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