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培训讲解.ppt
第八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第三节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第四节 水环境污染控制管理
第五节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有关计算;第一节 概述;一、基本概念;二、常用水环境标准;《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了解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中常规项目的标准限值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了解地下水水质监测的监测频率和监测项目 ;了解地下水质量单组分评价的方法和原则 ;《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掌握污染物按性质及控制方式进行的分类 ;熟悉新、改、扩建项目按年限执行不同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的有关规定 ;1998年1月1日起建设(包括改、扩建)的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同时执行标准中规定的第一类污染??最高允许排放浓度限值,第二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1998年1月1日后建设的单位)和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1998年1月1日后建设单位)。
建设(包括改、扩建)单位的建设时间,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批准日期为准划分。
对于排放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污水,除执行本标准外,还须符合GB8703-88《辐射防护规定》。;了解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三、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任务;2、划分评价工作等级;四、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五、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分级的依据;污水排放量(5级):;水质复杂程度:;复杂程度的划分;水域规模-大、中、小;湖泊和水库;表8-1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m3/d;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m3/d;表1-5;表8-2 海湾环境影响评价分级判据 ;表8-3 不同污水排放量时河流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参考表;表8-4 不同污水排放量时湖泊(水库)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参考表;表8-5不同污水排放量时海湾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参考表;第二节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内容;1.了解确定环境现状调查范围的原则 ;2.掌握不同评价等级建设项目进行水质现状调查时各类水域的调查时期 ;不同污水排放量时河流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参考表;不同污水排放量时湖泊(水库)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参考表;表5 不同污水排放量时海湾环境现状调查范围参考表;表8.3 各类水域在不同评价等级时水质的调查时期;3.了解各类水域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 ;4.熟悉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 ;5.了解非点污染源调查的原则及基本内容 ;6.熟悉水质调查水质参数的选择原则 ;7.熟悉各类水域布设水质取样断面、取样点的原则 ;取样点:小河在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大、中河河宽小于50米设二条取样垂线,各距岸边1/3;大于50米设三条,在主流线、和各距岸不少于0.5米处。特大河适当增加。取样深度,水深大于5米时,水下0.5米、距河底0.5米;水深为1-5米只取水下0.5米;水深小于1米。则0.3米(但距底也不小于0.3米);
河口类似;
湖泊和水库:平均水深小于10米,一个点(水下0.5米,但距底不小于0.5米);平均水深大于10米二个点。
;8、地表水现状评价;水质参数值的确定:
(1)算术平均值;
(2)内罗梅平均值
;评价方法:
一般水质因子
;特殊水质因子:
(1)DO的标准指数;(2)pH
;第三节 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一. 熟悉水污染物在地表水中的输移、转化、扩散的主要过程;(2) 化学过程(作用) 主要是水中污染物在不同化学反应过程(作用)下,其污染物的性质发生变化(如:有机变无机、高分子变低分子、溶解物生成难溶物等)。其主要过程(作用)包括:氧化或还原、分解或化合、溶解或再析出、酸碱中和、混凝及吸附等。
(3) 生物过程(作用) 水中污染物在水中生物(主要是水中微生物)的作用下,其性质或存在位置(状态)发生变化。其主要过程就是水生物对水中污染物的利用过程。主要原因是水中生物将某种(些)污染物作为自己的食物及营养(能量)的来源,它们消耗利用了水中的这种(些)污染物,起到了净化水质的作用。;1.2、河流中污染物对流和扩散
对流(也称移流、推流等) 主要是说水中污染物受到水流运动作用,随水体流动一同迁移的情况。
扩散(包括离散、弥散等) 主要是说水中污染物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迁移。它包括分子态扩散、水流紊动扩散和水流不均匀的离散等.;(3)混合(也称稀释混合)
主要是说水中污染物分布由不均匀到均匀的过程(作用)。从排污口至水质均匀混合前的水域,称为混合区。排污口排放的污染物其影响水域的边界(即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南开大学沈杰老师糖化学教程.ppt
- 南开大学环境规划计划书和规划计划书环评课程(一).ppt
- 南财红山国贸1152红旗团支部答辩材料演示教学.ppt
- 南通毛巾厂地块招商运营报告教学教案.ppt
- 南邮EBSCO数据库教学幻灯片.ppt
- 卡氏肺囊虫教材课程.ppt
- 卡特匹勒发电机组技术相关交流.ppt
- 卢浮宫作品分析研讨.pptx
- 卢浮宫小金字塔讲解材料.pptx
- 卢浮宫扩建工程——玻璃金字塔讲解材料.ppt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