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员上课讲解材料.ppt

  1.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安全员上课讲解材料.ppt

;安全是企业生产中永恒的话题 ;;心理测试;A:你的确很有危机意识,周围的人也被你强迫着具有危机意识,不过你所担心的事情的确有担心的价值。 B:你成天迷迷糊糊,记性又不好,总是要人家提醒才有危机意识。但是一会儿,你又完全不记得了! C:你属于很快乐的人,一天到晚无忧无虑,你认为船到桥头自然直,没啥好怕的。 D:你的危机意识很强,甚至有点杞人忧天,也许很容易的事,被你天天惦念。;由疲劳标准曲线得知:; ; 1961年-2003年(小时);夜晚事故多发生两段时间内:; ;夏季;在冬季,皮肤的温度下降,血管受缩。 手触觉的敏感性临界皮温是10度。 手操作灵巧度的临界皮温为12度-16度。 ;发生率最低的温度:; 例如,各工业部门在高温季节(七八月份)事故发生率较高;室外作业则在寒冷季节事故率增大。下图是某大钢铁企业30年来事故率随气温和月份变化的统计图。;??劳的产生 1、工作过程的四个阶段 工作适应期 最佳工作期 疲劳期 疲劳过度积累期;2、疲劳产生的原因;疲劳自觉症状调查表; 脑力劳动时机体的调节与适应 脑力劳动需要充足的氧,需氧量为全身需氧量的20%。 脑力劳动常使心率减慢,但特别紧张时可使心跳加快、血压上升、呼吸稍加快、脑部充血而四肢和腹腔血液则减少;脑电图、心电图也有所变化 。; 在一个月的事故发生多受个人的生物节律影响。 人体的生物节律理论的发展 本世纪初,德国医生和奥地利心理学家,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揭开了其中的奥秘。原来,在病人的病症、情感以及行为的起伏中,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和以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 大约过了20年,奥地利大学的教授,在研究了数百名高中和大学学生的考试成绩后,发现人的智力是以33天为波动周期的。 科学家们将这体力、情绪与智力盛衰起伏的周期性节奏,绘制出了三条波浪形的人体生物节律曲线图. ; 生物节律理论:一切生物都有生物钟,它存在于神经或神经细胞中。我们每个人从出生那天起,体力(23天)、情绪(28天)、智力(33天)就开始按正弦曲线周期变化。 当周期处于正半周时为高潮期。 当周期处于负半周时为低潮期。 ; 智力钟为33天,它影响着人们的记忆力、敏捷性以及对事物的接受能力、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等; 体力钟周期为23天,它影响着人们的体力状况,包括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肌肉收缩能力,身体各部份的协调工作能力、动作速度、生理变化适应能力,以及其他一些基本的身体功能和健康状况等; 情绪钟周期为28天,它影响着人们的创造力,对事物的敏感性和理解力,情感与精神及心理方面的一些机能等。 ; ;临界日;生命的总天数:; 美国一家保险公司在涉及偶然事故所引起的死亡报告中指出,事故的肇事者约有60%是发生在“临界期”。例如近年发生的13起飞机坠落事故,其中10起归咎于驾驶员的差错,而这些驾驶员和他的助手们大都处在“临界期”。 生物钟理论,在许多发达国家如美国、前苏联、日本、英国、法国、瑞典等国,早已应用于交通、航空、体育、医疗、教育、企业管理等方面,并收到显著成效。; 现在,人体生物节律虽正在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但还有更多的奥秘有待人们去研究开发。然而,由生物节律所揭示的理论正迅速与种种学科相结合,并产生了以时间(节律)为前提的新兴学科,如时间医药学、时间诊断学、时间治疗学、时间工效学……等等。 作为生物节律本身的研究及运用开发必将会被现代人们更加重视并加以利用。;人的不安全行为发生是千差万别;;采用此方法;;海里因希事故因果连锁: ; 海里因希事故因果连锁: 人们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因果连锁关系,得到图那样的骨牌系列。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颗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的几颗骨牌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中间一颗骨牌,则系列被中断,连锁被破坏。 ;墨菲定律(Murphy’s Law)缘于美国一位名叫墨菲的上尉。他认为他的某位同事是个倒霉蛋,不经意说了句笑话:“如果一件事情有可能被弄糟,让他去做就一定会弄糟。” 这句话迅速流传。经过多年,这一“定律”逐渐进入习语范畴,其内涵被赋予无穷的创意,出现了众多的变体,“如果坏事有可能发生,不管这种可能性多么小,它总会发生,并引起最大可能的损失”。 ; 墨菲定律告诉我们,容易犯错误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弱点,不论科技多发达,事故都会发生。而且我们解决问题的手段越高明,面临的麻烦就越严重。所以,我们在事前应该是尽可能想得周到、全面一些,如果真的发生不幸或者损失,就笑着应对吧 。 ; 2003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即将返回地面时,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中部地区上空解体,机上6名美国宇航员以及首位进入太空的以色列宇航员拉

文档评论(0)

yuzongxu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