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教本覃劲木偶戏社会实践的报告
玉林木偶戏保护与开发研究
——以大塘镇苏烟村为例
(一)木偶戏基本情况
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民间文化更是丰富多彩。作为民间文化之一的木偶戏,也是人类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5月20日,木偶戏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木偶戏是我国民间艺术的一朵奇葩,在玉林地区称为“木屐戏、“木头戏”,是以古装木偶为表演道具的一种说唱戏种,不同的木偶角色有不同的脸谱,表情神态各异,配以各种绚丽的服饰和道具,以突出其角色性格。在玉林市玉州区大塘镇苏烟村,存在着一支木偶戏班队。这支木偶戏班队共有5人,年纪最大达75岁,年纪最小的也有50岁,平均年龄在63岁以上,杨文卿爷爷75岁,是木偶戏班最年长的一位。苏烟村木偶戏班现存50个左右的木偶,木偶人分男女、老少,形态各异,人物特征形象、鲜明。木偶戏班主要负责人陈爷爷提到,他们经常演唱的剧目有:《三国演义 》、《薛仁贵》、《穆桂英挂帅》、
1.调研目的
木偶戏早在2006年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间文化的一颗璀璨的明珠。玉林木偶戏富含玉林特色且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是一笔宝贵的文化财富。但是,近年来,随着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玉林木偶戏的发展困难重重,发展空间越来越小,甚至已经流失。现在木偶戏已经濒临流失的困境,在村里很难看上一出木偶戏。目前学术界对木偶戏关注度有限,关于木偶戏的文献极少。据调查,近年来这支木偶戏班受邀次数越来越少,受欢迎程度越来低。直到2015年,苏烟村的木偶戏基本没有演出,濒临流失的窘境,情况十分严峻。针对这些问题,本文从探究木偶戏独特的特点和历史发展渊源为切入点,发掘木偶戏的闪光点,通过实际调研探究玉林木偶戏保护与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希望以木偶戏为例,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我国宝贵的民间文化,为优秀的民族文化增添活力,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调研方法
笔者利用暑假期间7月20日至8月27日在玉林市玉州区大塘镇苏烟村进行调查,调查对
象主要是大塘镇苏烟村村民和木偶戏班演员,共采访村民10名,戏班演员3人。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共发放了 100 份问卷,回收了 96 份有效问卷,回收率96%,有效问卷92份,有效率为95.8%,无效4份,无效率为4.5%。其中,男性占43份,女性占53份。年龄分布在20岁以下到80岁以上,集中分布在50到69岁(见图1)。学历以小学、初中为主。通过资料分析、个人访谈和综合分析法等进行比较总结,分析村民对木偶戏的态度及对木偶戏班的评价。同时,还运用访谈法,采访个别木偶戏班演员,倾听戏班演员的心声,进一步了解木偶戏现状和木偶戏发展状况。
图1 :苏烟村受调查者年龄
木偶戏的历史发展情况
学界木偶戏何时何地传入玉林目前尚无确切的历史记录,但从同属杖头木偶戏种的周边地域来看,应为粤西的高州传入可能性较大,传入玉林地区已有数百年的历史。木偶戏不断与当地的习俗、文化与方言相融合,一直以来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接地气”的乡土娱乐方式。同时,木偶戏还积极走出国外,早在唐宋时期就已经向外流传,足迹遍布日本、苏联及南洋地区,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巨大贡献,在海内外得到各国人民的高度关注。木偶戏的起源与形成,迄今无定论。在中国何时形成,古籍没有明确记载。因而学者们对中国木偶戏形成的年代,推断不一。对于木偶成为表演艺术的工具,较为普遍的观点是:“源于汉,兴于唐”。
封建社会时期,木偶戏来源于祭奠活动。对于木偶是如何产生的,可以追溯到商代的丧葬活动。俑由草束、木制或土制而成,有保卫死者充当死者仆人的责任。郭沫若在《关于周代社会的商讨》中提到:“大抵在奴隶社会以前是用茅草人为殉,手工业进步后才开始用土木偶。过度到奴隶社会,奴隶领主们对土木偶不能满足,便率性用人为殉了。”①
在西汉,木偶成为表演艺术的工具。杜佑在《通典》中说到:“作偶人以戏,善歌舞,本丧家乐也。汉末始用于嘉会。”②由此看出,木偶本用于丧葬之事,直到西汉,木偶用于节日庆典,用木偶唱歌做戏已经成为一种娱乐方式。
隋朝,木偶开始融入到具体的故事中进行表演。在《刘备乘马过檀溪》、《周处斩蛟》中的没偶表演片段,可以得知木偶戏雏形出现,中国木偶戏的形成,大致在汉代到隋代这一时期。
唐宋时期,木偶戏得到繁荣发展。《北孟索言》记载,“唐崔侍中安潜镇西川,频于宅使堂前弄傀儡子。军人百姓,穿宅观看,一无禁止。”③
唐朝时期,木偶戏已普遍在舞台上演,看戏的人逐渐增多。宋朝经济繁荣发展,市民生活丰富多彩,部分有识之士对木偶戏进行研究,木偶戏得到空前发展。出现了五种木偶戏门类,即:“悬丝傀儡”、“杖头傀儡”、 “水傀儡”、 “药发傀儡”、 “肉傀儡”。
明清时期,木偶戏传播广泛,出现了许多支派。而今享誉遐迩的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自动化通信管道与光缆维护管理实施细则.doc
- 自动旋转喷淋系统的设计说明书.doc
- 自动化路面车辙检测和分析仪亚普勒斯车辙仪.doc
- 自强中学届高三月的模拟考试.doc
- 自我意识课件的资料.doc
- 自定义画笔.docx
- 自来水厂化验室制度的汇编.doc
- 自编一年级下册校本的的教案.doc
- 自考人力资源战略和规划模拟试题.doc
- 自考全国年月运筹学基础试题.doc
- 2025年网络文学平台版权运营模式创新与版权保护体系构建.docx
- 数字藏品市场运营策略洞察:2025年市场风险与应对策略分析.docx
-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法规与市场前景白皮书.docx
- 工业互联网平台安全标准制定:安全防护与合规性监管策略.docx
- 剧本杀剧本创作审核标准2025年优化与行业自律.docx
- 2025年新能源电动巡逻车在城市安防中的应用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分析.docx
- 全渠道零售案例精选:2025年行业创新实践报告.docx
- 2025年网约车司乘纠纷处理机制优化与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docx
- 2025年宠物烘焙食品市场法规政策解读:合规经营与风险规避.docx
- 2025年宠物行业数据安全监管政策影响分析报告.docx
最近下载
- 汽车英语(第四版)习题答案.pdf VIP
- 苏科版《物质物理属性》复习总结课件.ppt VIP
- 一般过去时练习专项练习.docx VIP
- (市质检)福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检) 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 初中英语单词全集打印版.doc VIP
- 浪潮分布式存储InCloud Storage 用户手册.pdf VIP
- 量子传感技术的最新进展与应用.docx
- 专题20函数与相似综合问题-【压轴必刷】2022中考数学压轴大题之经典模型培优案(解析版).pdf VIP
- 医院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及实施细则(最新版).docx
- (市质检)福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一检) 数学试卷(含答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