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州志光绪版 标点本卷五.docVIP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蔚州志光绪版 标点本卷五

蔚州志卷五 清庆之金著 王立明标点 志一 地理志(下)关隘 津梁 古迹 冢墓 物产 关隘 飞狐关 在州东南,与易州广昌县连界,即飞狐口也。《畿辅通志》。 《天下郡国利病书》:兴宁口,在蔚州东北一百二十里。今属西宁县与宣化县界。明永乐十三年置巡检司,天顺间知州史魁请移于北口关。【案】即神通沟巡检也。康熙四十六年裁,以州吏目兼理。《旧志》云:神通沟在州东南一百里,通广昌,万历二十九年设巡检。误。据《州册》及知州张道渥诗,皆以神通沟即北口峪——古飞狐谷。询之蔚人,无不云然。若州东南一百里,乃乌龙沟,通易州,非广昌也。 石门关 在城西南四十里,通灵丘县。明洪武二年设巡检司,今废。《旧志》。 【案】即北魏之天门关,详《山川》。各志以为隘门关,又以为代谷者,皆误。《元和郡县志》:隘门关在灵丘县南十五里,后魏明元帝置义仓之所。《寰宇记》同。《通志》引《寰宇记》,谓在蔚州,盖沿《明一统志》之伪,未检原书也。《明史·地理志》:灵丘有隘门山。是也。代谷,辨详《形胜》。 黑石岭堡 在城东南黑石岭上,设把总驻守,通广昌。《畿辅通志》。汉常山关也。详《山川》。把总,道光十二年改外委千总。 桃花堡 在城东九十里,设把总驻守。其西南三里为鸦涧堡;东北五里为后营堡,通保安州。同上。旧设驿递,康熙中裁。把总,嘉庆十三年改外委。 鸳鸯口 在州东北七十里,近壶流河,通宣化县。《旧志》。 《郡国利病书》:两山相恃,如鸳鸯然,故名。永乐十三年置巡检司。《宣镇志》:南路七城堡,旧辖鸳鸯站。嘉靖中增桃花堡,鸳鸯站废。 长宁镇 在城东七十里,诸关襟喉。旧设巡检司,今废。同上。 《明史·地理志》:蔚州有石门口、神通沟、鸳鸯站、长宁镇四巡检司。 九宫口 在城东南九宫山,道通易州。明洪武中置巡检司,后废。《天下郡国利病书》。 《明史·地理志》:九宫口巡检司,后移于州南黑石岭。《云中志》云:永乐十三年修,其东有永宁、松子二口,俱塞不通。 五岔口 即五岔岭,在城西北四十里,通西城、大同。《府志》。 《郡国利病书》云:蔚州卫官兵防守。《旧志》:顺治中添设把总。《蔚县志》谓旧设巡检,误。 榆林关 在城北五十里,通东城营。《图册》。 详前“襄山”。尹耕《九宫私记》其东、西小关,并村名,不备志。又《旧志》有神仙口,在州北五十里,亦一地异名也。 唐山口 在城西七十里,通灵丘、繁峙。《旧志》。 【案】地在广灵县,村属蔚州。《旧志?关隘》有直峪口,在城西南六十里,今亦为广灵地。美峪口,明设巡检,寻移于董家庄。美峪,今为保安州地,董家庄则州属也。 津梁 九宫口桥 顺治中州人张大猷建。《旧志》载郡人聂源《碑记》云: 蔚郡东南四十五里许,村名九宫口,《广舆记》所载九宫山也。其峪南通荆马二关,北达云宣二镇。居人士物往往兴贩者,蹄踵如织,尤孔道云。山峡诸流悉从峪口涌出。旧有石桥待渡,不知创自何年。后触风雨,梁斜岸曲,未免星断虹飞。涉者每曰:“是安得鞭石铸牛,行无量功德也?”那处士张公毅然任之,凡两造焉。朱提白粲,所费不赀,卒未就。近年震泽倍常,堤奔道折,涉者益病。次君士舍生慨然欲继前人之志,谋诸巨僧定悟曰:“造舟为梁,从古志之,是可听其终圮耶?”巨僧乃缮疏募众宰官长者之施,合力并作,工起于十五年七月十七日,迄于十六年七月十七日,塞土叠石,杀激回澜,未几而鹊翎鳌背,居然插天矣。桥畔复创一祠——龙神楼焉,俾镇安流。嗣此,山村客子、异地征夫、担者负者、推轮而驱乘者,皆不至临济而切蹇裳之叹矣。夫乘舆济人,尚称遗惠;编竹渡蚁,犹见阴功。张公此举,其父子之德载在人口,何可泯者?张公讳文范,室人李氏、韩氏;次子大猷,室人魏氏,妾刘氏,并同施姓氏,俱载碑阴中。有一女捐金独厚,而姓字不留,尤可异也。将勒石,问记于余,余并志之。 薄家庄桥 在城西三里,通西宁、广灵。《旧志》。 西合营桥 在城东四十里,通宣化。同上。 【案】二桥并壶流河浮桥也。每岁九月驾木为之,来春冰泮则解。并设经费,始于前明。薄家庄白衣庵、西合营河寺,均有《碑记》。 官庄桥 在城西十里,通广灵县。《旧志》。 碾头桥 在城东六十里东上碾头,通保安州。《图册》。 太平桥 在城东六十里东太平堡,通保安州。同上。 【案】《旧志》有渡口桥,在桑干河,今圮,地属西宁。 古迹 赵长城 《史记》:赵肃侯十七年筑长城。《正义 》曰:赵长城从蔚州北西至岚州。 尹耕《九宫私记》: 余尝至雁门,抵岢岚石,见诸山多有斫削之处,迤逦而来,隐见不常,大约自雁门抵应州,至蔚州东山三涧口诸处亦然。问之父老,则曰古长城迹也。夫长城始于燕昭、赵武灵,而极于秦始皇。燕昭所筑者,自造阳至襄平。武灵所筑者,自代、并、阴山至高阙。始皇所筑者,起临洮,历九原、云中,至辽东。皆非雁门、岢、石、应、蔚之迹也。及读史,显王二十六年,有赵肃侯筑长城事,乃悟盖是时三胡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