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旈和保赤指南.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邓旈和保赤指南

尊敬的林老师: 您好! 发去稿件,照片,同意修改以后发表。本文曾经在《福建炎黄纵横》发表过,不知是否还适宜在贵报发表?不妥之处,敬请原宥!谢谢!此致 祝贵刊事业发达!? ????????????????????????????????????????????? 兰福森,兰玺彬顿首! ??????????????????????????????????????????????????????????????? ? ? ? 2004年6月24日的的《天津青年报》发表了该报记者黄卫采写的“天津保赤堂,最早种牛痘”一文。 天津市的民俗专家张仲在采访中指出:天津卫风俗:种牛痘的孩子出门时都在袖子上系一个三寸长的红布条,上写“小心牛痘”! 道光三十年,(1850年),天津成立了第一所专门为儿童免费接种预防天花的机构——— 保赤堂牛痘公局。最早疾病预防中心保赤堂牛痘公局虽然名为“公局”,但它却是由个人出资兴办的私人性质的一座慈善机构,它也是天津最早的疾病预防中心。 天津保赤堂的牛痘接种方法要得益于福建人邓旒的《保赤指南车》与广东人邱熹的《引痘略》。 最近我们有幸在闽北一个藏友处看到了清代著名儿科中医,邓旒的《保赤指南车》一书手稿本。该手稿本系藏友家祖传之物,现在把它介绍给广大读者。该书系残本,封面,封底已经失去。现存242页。18x11厘米,使用竹纸,毛笔书写,该书稿现保存五卷。(注:全书应当共有十卷)卷一:有麻科忌药,经验麻症治法,麻科首尾分治,论轻重辩症;卷二:麻科八十一款治法;卷三:治麻科问答捷方,麻科捷诀,治麻诸方,邓氏经验医案;卷四:痘科,痘房禁忌,看痘童子,辩耳真诀,辩色,歌日,免痘丹,面部穴图,面部八卦图,面穴图,身内图,身外图,五经图,三朝发热辩症,朝出齐辩症,起痘诸方,贼痘辩,痘疔辩,又辩,取痘疔歌日,挑痘疗法,煮针法,填入疔内妙法,黑痘辩,总结种恶痘丹方,五陷通治,痘后余毒方;卷五:种三乐痘丹方,(并注明:天花亦可借用),牛痘来源,牛痘乳图,牛病丹方,种洋痘认穴歌诀,取穴认穴歌诀,男左图,女右图,西江月二十八首,逐月放针妙诀,逐月种痘吉日。 “赤”是赤子,初生的婴儿。书里的“赤”,泛指婴幼儿。“保赤”就是保护婴幼儿的意思。 《保赤指南车》的作者邓旒,字乐天,福建邵武人,诞辰于清代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卒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享年六十九岁。邓旒的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早于南宋末年迁闽,居住在邵武北乡六都书坛,即今天的邵武市屯上乡胡书村。家族中有人行医而名扬一方者。邓旒从小聪明超人,就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汉书》,《史记》,《古文观止》,而且记忆力特强,往往读后不忘。受家族中中医之人的影响,有时,也读一些《伤寒杂病论》,《本草备要》,《药性赋》,《汤头歌》,《医学心悟》等一些古代的中医药书籍,因此,略懂一些歧黄之术。 邓旒的妻子张氏,艳冠群芳,丽质天生,银盘大脸,圆如满月,眉如远山横黛,目似秋水盈盈,唇若点丹,齿如川贝,体态轻盈,如细柳迎风,软语娇笑,似黄莺出谷,多情而不放汤,温柔而不轻佻,是当时闻名邵武的美女。邓旒夫妻情深意笃,十分恩爱。谁知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邓旒27岁那年,爱妻张氏突然莫名其妙地患急性疾病而逝。痛失爱妻,邓旒伤心不已。失去爱妻,激发了邓旒的悬壶济世,救死扶伤之志。因此,他博览群书,积极探求良方,治病救人。他的足迹踏遍了八闽大地,还到过江西,浙江,台湾一带。在探求良方,行医过程中,目睹了许多穷困老百姓的孩子无钱治病,儿童因患天花而过早去逝,或是留下疤痕,双目失明,饱尝疾病的折磨,给亲人和他人带来的痛苦等,为此,他决心以儿科为重点,兼内科,外科,妇产科。嘉庆年间(大约1805年),邓旒听到西洋的牛痘术初传广东,便和黄梅园,同往广东,再与两粤的邱熹,汪崇德,一起来到广东,学习琴纳的牛痘接种技术。学完后回到福建推广琴纳的牛痘接种术,对福建人民防治天花疾病,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 邓旒毕生精力勤究歧黄之术,医术高超,医德高尚,以救死扶伤为己任。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贫民百姓,治疗疾病时,一律一视同仁。遇到实在是穷困,无钱购药的患者,他则免收一切费用,还赠给自己采集的草药给予治疗。因此,深受人们群众的欢迎和好评,门庭若市,名噪一时。1834年著成《保赤指南车》一书,共十卷,十余万字。该书以儿科为主,兼顾内科,外科,妇产科。书中医理深奥,病案记载详细,图文并茂,中医方,单方草药,针灸练丹,无所不包。书中几乎是其自己的经验之总结。黄梅园,邓旟,以及邓旒的儿子邓熀参与校订。福建连城四堡坊刻曾经印刷出版有“祖述堂藏版,务本堂增补的”《保赤指南车》一书。该书出版以后,流传到上海,天津,福州等地,并成为天津最早的疾病预防中心——“保赤堂牛痘公局”的医生的临床用书,从而使当年无

文档评论(0)

31796016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