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 《铝与碱的反应》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新课标人教版化学必修1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三课时)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提问】请同学们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2Al + 6H+ = 2Al3+ +3H2 ↑ 2Al + 6HCl = 2AlCl3 + 3H2 ↑ (三)金属的化学性质---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实验3-4】 在两支试管里各加入5mL稀HCl和5mL浓NaOH溶液,再分别放入一小段铝片,观察实验现象。过一段时间后,用点燃的木条分别放在2支试管口,有什么现象发生?? 【实验现象】 两支试管中均产生大量气体,点燃能燃烧,反应放热,最后铝片完全溶解。 【结论】 铝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实验视频 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 2Al + 2OH- + 2H2O = 2AlO2- + 3H2 ↑ 铝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也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因此酸、碱可直接侵蚀铝的保护膜以及铝制品本身,铝制品餐具不宜用来蒸煮或长时间存放酸性、碱性或咸的食物。 偏铝酸钠 思考和交流: 1、在厨房里使用铝制的锅、饭盒等容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为什么? 2、由于铝易与酸反应,所以铝制容器不能蒸煮或长期盛放酸性食物。但食物除了有的呈酸性外,还有的食物是显碱性的,能否用铝制的容器盛放碱性食物呢?请大家思考、交流。 【小结】 以上我们学习了金属的一些化学性质,通过分析不难发现,在反应中这些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它们从0价升为正价。 在这些变化中,金属表现了强的还原性,做还原剂。 在自然界中金属多以化合态存在,只有极少数不活泼的金属如金以游离态存在。 【了解】 金属的分类: 重金属 :密度大于4.5g·cm-3 轻金属 :密度小于4.5g·cm-3 1.根据金属的密度划分: 钾、钙、钠、镁、铝。 除钾、钙、钠、镁、铝以外的金属。 2.根据外观划分: 黑色金属 :铁、铬、锰 有色金属 :除铁、铬、锰以外的金属。 有色金属又可以分为九大类: ①重金属:铅、铜、汞等 ②轻金属:钾、钙、钠、镁、铝 ③轻稀有金属:锂、铍等 ④难熔稀有金属:钨、钛、钒等 ⑤稀散金属:镓、锗等 ⑥稀土金属:钪、钇及镧系元素 ⑦放射性金属:镭、锕等 ⑧贵金属:金、银、铂等 ⑨碱金属:锂、钠、钾、铷、铯等 金属的分类及物理性质 1.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化合态:主要以NaCl形式存在, 其次是Na2SO4、NaNO3、Na2CO3 3.金属钠着火时处理方法: 用沙子覆盖。 2.金属钠的保存:保存在煤油中。 4.钠的用途 (1)制取过氧化钠; (2)作强还原剂,钠可将钛、锆、铌、钽从其熔融氯化物中置换出来; (3)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钾-钠合金熔点低,常温下呈液态,可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4)用作电光源,高压钠灯发黄光,射程远,透雾力强。 如:4Na+TiCl4(熔融)= 4NaCl+Ti 钠的保存、存在形式、灭火方法及用途的视频 钾与水的反应 2K + 2H2O = 2KOH + H2 ↑ (爆炸)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方程式计算中的应用 2H2(g) + O2(g) = 2H2O(l) 化学计量数ν之比 扩大6.02×1023倍 物质的量之比 2 : 1 : 2 2×6.02×1023 : 1×6.02×1023 : 2×6.02×1023 (1)化学方程式的计量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2)同一物质下面对应的物理量(包括单位)一致即可 结论: 2mol : 1mol : 2mol 【例题探究】 例. 完全中和0.10molNaOH需要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所需的H2SO4质量是多少? 2NaOH + H2SO4 == NaSO4 + 2H2O 解. 2 1 0.1mol n(H2SO4) n(H2SO4)=1×0.1mol÷2 = 0.05mol 【小结】 已知物的物质的量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求得待求物的物质的量 结合摩尔质量 求得待求物的质量。 m(H2SO4) = 0.05mol×98g/mol = 4.9g 热点题型:钠、镁、铝与酸碱的反应 例.现有镁、铝混合物粉末10.2g,将它溶于500mL4mol·L-1的盐酸里,若要使沉淀质量达到最大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信阳市2024-2025学年普通高中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卷含答案.pdf VIP
- 解读《GB_T 23850-2024工业高氯酸钠》全面解读.docx VIP
- 总经理股东会汇报.docx
- 2025-2030中国二甲基氨基丙胺(DMAPA)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docx
- 上海市浦东新区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附属高行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题+答案.docx VIP
- 点石斋画报.12集.24册.申报馆编印.1884-1889年.pdf VIP
- 印学话西泠 教学课件.pptx VIP
- 慢性呼吸疾病肺康复护理专家共识.pptx
- 七年级数学上册动点问题练习.docx VIP
- GB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