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族群与地域社会-社科网
教育、族群与地域社会
——清中叶江西万载书院初考
罗艳春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 300071)
中文提要:作为教育资源的载体,书院的发展既体现着国家政策的规范与控制,也是地域社会诸势力之间力
量消长的反映。北宋直至清初,国家与地方士绅共同成为万载书院发展的主要力量。而到了清中期时,万载
出现了兴建书院的高潮,其主导力量也呈现出多元化。土著与移民作为主要的两大族群集团,在经历了明末
清初甲寅之乱、城居案、学额案等多次矛盾冲突后,在这一时期也展开了以兴建书院为主要形式的争夺。清
中叶万载书院中遮掩不住的土客分歧,帮助我们了解了地域社会中对教育资源的争夺,以及从中折射出的国
家与社会、土著与移民之间的复杂关系。
关键词:书院;族群;国家与社会;地域社会
中图分类号:K 文献标识码:A
“居民覆其屋,大半施白瓦。山际两三家,如经新雪下。”①这是宋人蒋之奇游历江西,
途次地处赣西北的万载县时记载当地风俗的开篇。得出同样观感的还有会稽人陶式金,这位
明万历年间的知县对于万载的印象是:“瓦白家家似带霜,茅柴水酒徧村乡。”②环山饶水的
地理,湿润多雨的气候,使得万载县的房屋大半施瓦显得既实用,又美观,城乡皆然。乾隆
十九年(1754 年),监生马之骥、谢添儒等人就看中了县城北面康乐坊的一座白瓦覆盖的房
屋,以供在县城建立会馆之用,会馆之名也已拟好,称“文公书院”。在屋主宋元菁收下买屋
价银,交易即将达成之际,却招致贡生辛汝襄、汪朝祖、生员韩大学等人的强烈反对,他们
的一纸控词,引来知县的一纸封条和一道禁令。原本一买卖细故,却招致如此高压结果,马
之骥等人一面反驳辛汝襄“出词诬枉”,一面纠众“焚毁神牌”,并于次年,“复买花园里唐魁
选等众屋”。结果他们再一次被控告,控告人则是唐光华等人③ ,而最后的判决规定:此后马
之骥等人不得在城建塾滋事,唐宋二人所得价银照数追出给领。就这样,马谢等人在县城建
立书院的简单愿望,不仅两次被现实击碎,甚至终其一生乃至子子孙孙都不复有此奢想,而
这一切的缘由皆在于他们的客籍身份。这一案件被记载为“客籍不得城居案”,保留在此后编
撰的三部县志中。④
上述案件是明清以来赣西北地域社会族群冲突的一次凸显,书院则成为矛盾冲突的标
的。作为教育资源的载体,书院的发展既体现着国家政策的规范与控制,也是地域社会诸势
力之间力量消长的反映。就本案件涉及的土著与移民两大族群集团⑤而言,清初的交锋,土
著占据了明显的优势,然而终有清一代,随着土客力量的不断消长,书院的历史也在不断地
运算着加法或减法。
① 卫鹓鸣修、郭大经纂:道光《万载县志》卷19《艺文•下》,道光十二年 〔1832年〕刻本。
② 同上。
③ 此次控告理由可能出于作为标的物的房屋为“未清之产”。见府宪陈批之词。
④ 本文选用的材料出自作为同治《万载县志》的附录,以单行本形式刻印的《万载县志都图甲户籍贯册》,
下同。
⑤ 关于族群集团(ethnicity, ethnical group )概念的使用,本文主要参照澳大利亚学者梁肇庭(Sow-theng
Leong )、美国学者韩起澜(Emily Honig )的相关研究,侧重从文化及认同的角度,对土著与移民的界定与使
用。参见梁肇庭:《客家历史新探》,《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2 年第 1 期。韩起澜:《苏北人在上海,1850
-1980》,Yale University Press, 1992. 经卢明华翻译后,中文版于 2004 年 10 月由世纪出版集团、上海古籍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发行。
1
一
万载位于江西省西北部,“在吴之头,楚之尾”,东上高,西浏阳。万载之名始于五代十
国时期的杨吴,前此尚有阳乐、康乐之称。清代的万载一仍宋以来之旧,为袁州府属四县之
一。“负山带江”的地貌既使人产生“山水清隩、风气厚密”之感,又免不了“其山嵂崒而嵯
峨,其水萦纡而绿波”之叹。① 山多田少的客观环境,使得万载在明代被官方定性为“最僻、
② ③
次简、刁” ,而在清代则被视为“繁、难”的中缺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