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二文科试验班 氨和铵盐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了解氨和铵盐的主要性质。
2.了解氨气的实验室制法。;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
2008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厂区内寒气逼人。市消防中心接到报案后立即制定方案,出动上百名消防队员,十余辆消防车…… ;【思考】;一、氨;1、形成喷泉的原理?;2、化学性质; (2)氨跟酸的反应;综合拓展;
4.涉及氨水的离子方程式书写
(1)氨水作反应物,用分子式NH3·H2O表示,如:
Fe3++3NH3·H2O Fe(OH)3↓+3NH
(2)生成氨水时,如使用的反应物为浓溶液或在加热条件下,用下式表示:
NH4++OH- NH3↑+H2O
(3)生成氨水时,如使用的反应物为稀溶液,用下式表示:
NH4++OH- NH3·H2O
5.氨水是农业上常用的一种氮肥。;二、喷泉实验
1.喷泉形成的原理
容器内外存在较大的压强差。
2.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的压强差的两类情况
(1)容器内气体极易溶于水或容器内气体易与溶液中的溶质发生化学反应,而使容器内气压迅速降低,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外部液体迅速进入容器,通过尖嘴导管喷出,形成喷泉。下表列出的气体作用于吸收剂,就能形成喷泉。;(2)容器内由于温度的改变如:受热挥发(如浓盐酸、浓氨水、酒精等) ,产生气体。
容器内产生大量气体,容器内压强迅速增大,促使容器内液体迅速向外流动,也能形成喷泉。如喷雾器、人造喷泉等均是利用了此原理。;【思考与交流】;(1)铵根离子(NH4+)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都是白色晶体,均易溶于水。;(A)受热易分解;(B)铵盐与碱的反应;氯化铵的妙用;三、氨气的制法;;(6) 尾气处理;2、能否使用(NH4)2CO3、NH4NO3、 (NH4)2SO4代替
NH4Cl?为什么?;糜丢廉幂煎揩羌诈螟桩兄让元蓬侩罗桂倚吉秃窒霍逢茄幕牵靳丽贞防冗阂高二理科实验班 氨和铵盐高二理科实验班 氨和铵盐;四、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其他方法;方法;在遇到氨气泄漏时,应该马上疏散到室外,最好到开阔地带,并站在上风头。
?在撤离时,最好准备一块湿毛巾捂住嘴巴。
?如果是在距离水面比较近的地方,就尽量跑到水边,因为氨气易溶于水。;尝试应用;2.有关氨的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氨能在空气中燃烧
B.氨水呈碱性
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色烟雾
D.在反应NH3+H+ 中,氨气失去电子,被氧化;综合拓展;尝试应用;4.一种盐X与氢氧化钠共热,可放出无色气体Y,Y经一系列氧化后再溶于水可得Z溶液,Y和Z溶液反应又生成X,则X可能是下列中的( )
A.(NH4)2SO4 B.NH4NO3
C.NH4Cl D.NH4HCO3;恰肆寡讼效垒翔瘫簿愁伪缘注倔距畸颜驯骆清村圾箱辛宜娃潍尤澄酱峨淡高二理科实验班 氨和铵盐高二理科实验班 氨和铵盐;一、氮气的化学性质;变式应用;二、氨的溶解性与喷泉实验;(1)本实验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实验的现象说明除了氨易溶于水之外,还有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3)标准状况下进行此实验,假设烧瓶中的液体不扩散,则烧瓶中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mol·L-1。;设标准状况下烧瓶的体积为V L,则所得氨水的体积也为V L。则c(NH3)= /V L=0.045 mol·L-1。
答案:(1)形成红色喷泉 (2)NH3+H2O +OH- (3)0.045
名师点睛:①实验装置必须气密性良好,喷泉实验的烧瓶必须干燥,防止NH3提前溶解,不能形成压强差。
②喷泉实验形成的原因必须是烧瓶中的气体易溶于胶头滴管中的液体。
③喷泉实验后所得溶液的浓度的计算要注意条件,如标准状况或通常状况等。标准状况下NH3的喷泉实验后溶液的浓度为 mol·L-1,若在通常状况下,则不再是这个数据,而比 mol·L-1小。;变式应用;解析:解答本题要注意以下两点:
①气体溶于水后溶液可充满烧瓶多大体积。
②气体的物质的量与最后溶质物质的量的关系。
(1)HCl极易溶于水,最终所得溶液体积和原HCl气体体积相等,设烧瓶容积为 V L,则n(HCl)= mol,c(HCl)= ≈0.045 mol·L-1。
(2)由3NO2+H2O 2HNO3+NO可知NO2有 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