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河北省【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一)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2017届河北省【衡水金卷】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卷(一)语文试题(解析版)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道教延续古代中国“贵生”的传统,对于肉身存在相当重视,要借尸还魂,要肉身成仙,当然对身体格外重视。但是,中古时代佛教影响越来越大,相信“无生”,轻视形骸而重视精神,因此有火葬之风。佛教影响下中古时代这一风气逐渐流行,在中国社会史上是一个大话题。
有意思的是,佛教带来的这种不保存整体的尸身的习俗,与古代中国丧葬传统不合,倒与氏羌、吐蕃、突厥等异族风俗相合。到了“中国”意识越来越强的宋代,对中古时期的“胡风夷俗”有相当的警觉。从宋王朝一建立,官方就开始抵制火葬,重新强调土葬论述类文本阅读 道教延续古代中国“贵生”的传统,对于肉身存在相当重视论述类文本阅读 道教延续古代中国“贵生”的传统,对于肉身存在相当重视。现代认为是“文明”的火葬,在那个时代因为来自异域文化而不合汉族文明,因此,在中央皇权、地方士绅加上理学家的不懈抵制下,两宋时期被渐渐禁绝。
不过,中国历史过程极为曲折,风俗也反复变化。由于宋代之后又有两个非汉族王朝,宋代汉族士大夫重新恢复土葬的传统又被打断,蒙元与满清两朝是少数民族统治,原本并不完全依据汉族传统,因此,宋代之后的蒙元与明代之后的满清,火葬之风又重新流行。我们不妨从朝鲜燕行使臣的眼中来看。康熙三年洪命夏第二次出使中国时曾经说,明朝的丧制虽然与古礼有差异,但还是要土葬其亲人,但清人火葬,穿圹寻甓,真不知道汉人会有什么感觉;康熙五十九年和雍正十年两次出使清朝的李宜显,则批评清朝丧制,“清人皆火葬,汉人则否,而近来颇有火葬者,盖染胡俗而然也”。到嘉庆八年,出使清朝的徐长辅还在抨击中国的“满人多火葬,汉人不尽然火葬,盖入棺后烧之,收其骨纳诸器而瘗之,聚土为小堆,此用浮屠法也”。
按照他们的推测,这当然和大明变成大清,统治者由汉人换了满人有关,朝鲜使者觉得,满人风俗原本与汉人不同,也根本不遵礼法,蛮夷之风已经侵入华夏之域,只有朝鲜礼仪始终坚守朱子以来的正宗规矩。康熙三十年,到达北京的朝鲜使臣徐文重,就说得更清楚,“(北京)近世以来,虽为帝王之都,与夷狄迭代,人心风俗已成习性,自与中土不同”。
关于清朝满人流行火葬,汉人士绅提倡土葬的优劣,这也难说得很,但以风俗史和观念史上看,火葬之流行把过去肉与骨、生与死、人与鬼之分的古代传统淡化了,显然,在佛教观念和异族习俗的双重作用下,灵魂或者精神很重要,肉体与骨骼已经不再重要,人的“再生”,已经不像古代中国传统要“借尸还魂”,即依赖骨肉肌肤才能实现,而是“轮回”。因此,尽管大多数汉族士绅依然恪守《朱子家礼》,实行土葬,对遗骸加以保护,但佛教观念与火葬风俗多多少少也对原本中国重视骨肉身体存在的传统观念和土葬风俗逐渐瓦解。
(摘编自葛兆亮《骨与肉:古代中国对身体与生命的一个看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道教 “贵生”,要借尸还魂、肉身成仙;佛教相信“无生”,轻视形骸而重视精神。二者在中国古代都有一定影响。
B. 由于佛教重精神而轻形骸,因而有火葬之风,但与古代中国丧葬传统不合,受到宋代统治者的反对和抵制。
C. 元朝和清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他们深受佛教火葬习俗影响,在汉族建立的王朝覆灭后,他们开始实行火葬。
D. 氏羌、吐蕃、突厥等异族盛行火葬,而汉人士坤提倡土葬,二者孰优孰劣,不易说清,但都有民族风俗和文化观念的烙印。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朝鲜使臣认为,明朝丧制尽管与古礼有区别,但仍然实行土葬;清人强调火葬,这让汉人在心理上是无法接受的。
B. 朝鲜使臣对依照佛法将死者入棺后焚烧,然后将骨灰放置在各种器物中进行掩埋,最后聚为土堆的做法不以为然。
C. 朝鲜使臣认为,满清流行火葬与改朝换代有关,蛮夷风俗已经影响到汉人,只有朝鲜一直坚守朱子以来的正宗规矩。
D. 朝鲜使臣认为,在满清统治以后,都城北京的人心风俗已经发生变化,不再与华夏相同,这是蛮夷当政的结果。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中国古代丧葬的风俗是土葬,但在中古时代,随着佛教轻形骸而重精神观念的影响越来越大,火葬风气也逐渐流行。
B. 佛教火葬之风与氏羌、吐蕃等异族风俗相合,但与华夏文明格格不入,因此,在宋代受到皇权、士绅和理学家的抵制。
C. 异族习俗的影响非常深远,它使人们意识到肉体骨骼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灵魂或精神,人若“再生”,只有“轮回”。
D. 清朝大多数汉族士绅虽然依然恪守传统观念和土葬风俗,但是佛教观念和火葬风俗在一定程度上已将之逐渐瓦解。
【答案】
1.C
2.B
3.C
【解析】
1.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C项。 “开始实行火葬”,是错的。
2.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年江苏省徐州市沛县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
- 2017年江苏省徐州市高考考前模拟冲刺打靶卷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
- 2017年江苏省扬州市高三考前调研测试(5月) 语文.Doc
- 2017年江苏省盐城东台市高三5月模拟语文试题.doc
- 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阜宁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5月) 语文.doc
- 2017年江苏省盐城市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解析版).doc
-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三模(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
- 2017年江苏省镇江市高三三模(最后一卷)语文试题.doc
- 2017年江西省上饶县中学高三语文集中练(五).doc
- 2017年江西省上高县第二中学高三全真模拟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
- 2025年金肯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带答案.docx
- 2025年钦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完美版.docx
- 2025年钟山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考试题库参考答案.docx
- 2025年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审定版.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汇编.docx
- 2025年闽南理工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考试题库推荐.docx
- 2025年闽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综合素质考试题库1套.docx
- 2025年长沙轨道交通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考试题库一套.docx
最近下载
- 建筑工程图集 16J914-1:公用建筑卫生间.pdf VIP
- 90后婚礼邀请函 婚礼邀请函制作软件.doc VIP
- 2025年初中升高中英语衔接测试试卷(Word版,含答案).docx VIP
- 2025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解读(可编辑课件).pptx VIP
- 起重机地面操作安全培训.pptx
- 《造纸行业绿色工厂评价规范》团体标准 征求意见稿.pdf VIP
- XX市XX医院无痛医院建设方案55.docx VIP
- 水源井及配套设施项目(含地下水专项评价)环评环境影响报告表(新版环评).doc VIP
- 译林版八年级英语上册一二单元检测.pdf VIP
- 16bj7-1楼梯平台栏杆及扶手.pdf VIP
文档评论(0)